成就了19世纪初美国首富的皮毛产业,为何转瞬间风光不再?(3)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在此,人们心中很容易浮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当时就不能考虑可持续发展呢?例如定期按计划猎杀一部分,通过限制供应量的方式控制价格,又或者可以养殖河狸、野牛,乃至在市场崩溃之前就预先考虑研发可替代品,未雨绸缪地提防市场剧烈波动。这些当然是后见之明,但当时的人就算想到,也不会采取这些做法,道理很简单:因为当时人们根本就没兴趣考虑什么“可持续发展”,而只想“捞一票就走”,整个社会就是“为了发财欲火中烧”的投机气氛。行业中人根本无意长期从事这个行业,之所以投身其中仅仅是因为它能带来暴利,而无论养殖还是研发,都需要投入长期成本,但何必呢?野生动物根本没有“成本”。至于限量供应,前提是国家或行业法规完善,能有效约束从业者的行为,但这在美式资本主义下也不存在:早在殖民地时代,人们就常常无视英王的法规与印第安人交易武器,法规原本就滞后,在暴利面前更被人争相抛诸脑后。
这又涉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段历史在美国是以这种方式展开?俄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现象:驱使俄国猎人前往西伯利亚的动力便是对黑貂皮的市场需求,那就像是刺激他们远行的当代版“金羊毛”。这些俄国职业猎人更加残酷,常常犹如土匪,他们所到之处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通过扣押人质、强迫当地原住民交出皮毛来交换人质——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近代的皮毛史呈现的是“不受限制的市场经济的残酷”,那么俄国的做法更像是控制农奴来进行权力勒索。在美国历史上,政府建立起来的交易点试图将私人交易者的行为规范化,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市场竞争中输给了私营皮毛商人;但在俄国,则是皮毛商人和国家权力之间勾结,将一部分利润上缴给国库,这使得他们在西伯利亚所进行的活动更像是国家征服扩张的一部分,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活动。这意味着,美式资本主义更自由、更活跃、市场化程度更高,但同时也更不受限制地狂野发展,结果是国家很难对其活动进行管理调控,2008年金融危机也正是缘于同样的结构性因素。
对照中国历史来看,还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在北美殖民者开始发展皮毛贸易的16世纪,明代中国也催生了对寒冷地带物资的巨大需求,却并未催生出类似的财富与帝国。明代中后期的内地社会对人参的需求量极大,在上党人参采掘一空后,随之转向东北,建州女真正是在与关内进行人参、貂皮的交易中逐步壮大起来,最终竟然战胜明军,建立了清朝。比照美国历史来看,这就好比印第安人通过河狸皮交易获得枪支、物资后,一点点壮大起来,最终统一了北美大陆,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