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90后的青春留下道巨大划痕,并成为记忆的坐标(3)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那是两个时代在交接,只是当事人浑然无觉。
周杰伦领完奖后,兴奋地跳入舞台水池,从没歌手这样做过。
他自觉很酷,只是没想过,没人这么做,是因为水池里可能有高压电。
那年他不过22岁。一年后,他再度参加台湾金曲奖,《范特西》获得五项大奖。
这一次,他说:
这样的音乐可能很粗糙,录音设备可能不齐全,但是我就是要这样的音乐,谁叫我是周杰伦。
他以特立独行方式,宣布新生代走上时代舞台。他的音乐,成为一代人最好的宣言。
他们爱这宣言,爱得如痴如狂。
在散落无数小城的磁带盒中,在索尼随身听的耳机中,在落满灰尘的MP3中,每一个乐符,都是青春。
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选用周杰伦做封面。
老外用了整整6页篇幅也没搞明白,一个不吸毒,不反叛、不惹事生非的歌手居然能走红?
有娱评人说他昙花一现。然而他就像飓风一样,刮过新世纪最初十年,而且风势丝毫不减。
2008年,山东和江苏高考试卷中,出现了《青花瓷》。一年后,它再次出现在成都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
2003年7月16日,他的《以父之名》,在全亚洲超50家电台同步首播,超八亿人同时收听。
那是一首融入R&B、Hip-Hop、英式复古、西班牙弦乐的创新之作,用一代人特有方式倾诉。
那一天,被定为周杰伦日。
三
2005年夏天,周杰伦在北京工体开演唱会。
开场前两个半小时,北京二环已被汽车塞满。工体旁的东四十条桥成重灾区,不停有年轻男女跳下出租,手拉手向工体跑去。
当晚7点55分,工体全场黑暗,周杰伦乘着一个十字架缓缓降下,就像锚落入许多人的青春中。
多年后,他的歌迷并不认为那是场单纯追星,而更认为是一次集体性叛逆,给青春留个烙印。
很多思念和情感,其实与周杰伦无关。
他只是在一代人青春中留下道巨大划痕,并成为记忆的坐标点。
2008年,他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救灾,有人在抢救生命,有人在艰难求生。
他创作了歌曲《稻香》,传递温暖,“音乐是万能的,它可以疗伤”。
那年他29岁,青春已到了收尾时分。同样面临更迭的还有媒体,那年新浪推出微博内测版,新时代很快要到来了。
人造星辰轰隆升起,又如流星般批量坠落,爱有时来得毫无缘由,遗忘得也无声无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