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序:比司马迁早800年的那部《史记》,告诉我们什么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转自【史祭2020】;
(原标题:序:比司马迁早800年的那部《史记》,告诉我们什么?)
“记言”、“记事”历时三个阶段,最初记传言和时事,其后记言诰誓命和天下大事,汉以后流变为记“言语”和“行动”起居注之类。 《周礼》系统所载史职,大史、内史、外史、御史均有涉于“记言”,太史、小史、外史,皆有与于“记事”。 庞大而华贵的后母戊鼎告诉世人,那庞然大物的背后,共同指向一个关键字——礼。 它们代表着森严壁垒的封建等级制度。 礼只是一个标志,标志的背后则是如山岳般屹立不倒的社会秩序。 王权高高在上,身份的标志,是神圣不可冒犯的秩序。 “左史”、“右史”最早出现于武丁时期,也间接证明了这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序:比司马迁早800年的那部《史记》,告诉我们什么


上下三千年,这款大鼎为何一直高居C位?
“皮氏国”的来历,以及“左史”与“右史”
中华文明,能够追溯的源头之一,便是《史记》。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史记》是戎夫的《史记》而非司马迁的《史记》,戎夫的《史记》比司马迁的《史记》要早800多年。
公元前900多年,西周有个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叫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周穆王曾命令当时的史官戎夫,编辑了一本《史记》。这本《史记》主要讲了28个国家灭亡的教训,第一条教训就是“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氏以亡”。这本《史记》原名叫《逸周书》,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此书系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书中记载,当时汾水流域有一个叫做“皮氏”的小国,由于国君言而无信,一些贤能之士要代而行政,国君实行镇压,发生动乱,夏帝不降三十五年,地处今天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国趁虚而入,出兵灭了皮氏国。
今天看来,这个“皮氏国”的来历还有点意思。
从历史课本上,我们知道古代有“燧人氏”,有“神农氏”,却少知有一个“皮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