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我们考进南京大学数学系,回忆当年的“神仙打架”(9)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同学中能和上面两个骄傲的无锡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抗衡的是苏州的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沈锦仁,因为他只上了五年的中学就高中毕业了,在学制上胜了他们一筹。1961年,他考入的苏州一中与苏州三中及南京师范学院附中,作为江苏省的三所试点中学,开始进行五年一贯制的中学改革,实践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教育思想。品学兼优的他有幸成为了一个试验品。三年后,七个试点初三班只挑出四十五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继续试验,进入两年制的高中;他继续充当苏州一中的试验品。高中毕业之际,沈锦仁高考志愿试填表的第一志愿为清华大学。之前,如果他的初中学制也被缩短一年的话,今天他很可能就是清华的校友了。
可是,过了漫长的十一年半,沈锦仁终于以高分考进了南京大学。有意思的是,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也是他女儿出生的日子,因此对他而言,那一天似乎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之感。这种喜事也曾落到我头上一次。那是在1987年的元月,我通过了博士预备考试,太太也在三天后来到美国伴读,我的学术导师颜宪尧教授以为我不到一岁的女儿丁易之也随母来美,为我高兴,说是“三喜临门”。后来他才知道实情,只好把“三喜”降为“双喜”。
我不能不写我班的早期班长倪勤的高考故事。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创班班长”,更是因为他的故事颇有传奇性。很有雄心壮志的他一开始报的就是后来他就读的专业,只是南京大学的显赫名字吓坏了作为革命老区的家乡,因为直到那时他生活的落后穷山区还没人考进过类似等级的大学,于是他当中学教师的堂兄规劝他志愿填低点,免得考不上。乡亲们和下一段将讲到的黄卫华有一样的“最低追求”:脱离农村户籍。理想与现实在倪勤头脑里相互厮杀的结局是,他的理想败下阵来,他只好将第一志愿降级成南京农学院的植保专业。然而他依然心系数学。
倪勤的公社有六百多名高考初考者,百分之五晋级,他是其中之一。江苏77级的高考分初考和统考两步走,是因为累计十一届的高中毕业生想考大学的人太多,只好先用初考筛选一次。统考时倪勤的感觉不错,做对了应该做对的数学题,这时他的姐姐告诉他,招生老师说可以改志愿。不敢冒险的我就在那时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论物理降格到南京大学的计算数学。但是倪勤热爱数学的内心冲动再次冒头,希望相反方向地升格到南京大学。他虽然一时举棋不定,却敢冒险。不知他是否用了“抓阄法”让老天爷代他决定冒险与否。总之他甘冒大险地再次将第一志愿改回到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然而,当他走出招生办公室时,正如他后来所吐露的那样,内心却“感到一阵恍惚”,担心凶多吉少。他甚至开始悄悄准备下一年的高考了。上天保佑,他成功了。他不但梦想成真,而且当上了七七级计算数学班的班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