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开卷|“宋元之变”与禅宗山水(29)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这种感知有点类似于原始冲动,因此,禅宗拒绝直接向门徒传授顿悟法门。禅画也因其画面愈加清晰完整而日渐衰退。禅画的主题是有限定性的,例如限定了肖像画中手和脸的描绘方式,山水画中大体会出现人物、屋宇和小径,并且存有大量留白。这些留白空间往往是模糊、非具象和暗示性的。观者需将这些隐晦的线条和区域转换为具体形象,例如树木山石或是雾景等。这种方法和典型的院体画存在本质差别,院体画家是为特定群体从事创作的,需要尽可能清晰描绘出所选择的主题。而禅画家并非在宫廷氛围下创作,不需要美化创作主题或注入某种情感。他们所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对禅画家来说,这些日常体验与其他主题一样重要。他们用最普通的笔墨材料,笔法简朴,这符合禅僧清心寡欲的生活。”对我来说,《山市晴峦图》是这类绘画中的极品,我还记得自己曾长时间坐在出光美术馆内欣赏这幅作品。
画家最出色的一点是能在画面场景中表现极丰富的内涵,发人深省。此图描绘的是中秋月色,前景的两块地面也是以分叉毛笔勾画而成,画面中心偏左处便是高悬于空的月亮。中间空隙留作高光,亮部与暗部由桥梁连接,构成前景。中景是大片雾色,观众仅见两位老者在攀登,其中一位倚杖向山上屋宇前行,这也暗示了山中小径或阶梯。紧接着,我们看到林中屋顶,画家以写意笔法描绘树林、山坡和余下画面。以上是我对此画精彩之处的概括。
图五十六 玉涧,《庐山图》,绢本水墨,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图五十七庐山照片(高居翰摄)除此之外,还有两幅明确归属为玉涧的作品,实际上,它们原先是一幅画,其中之一即《庐山图》(图五十六),画上同样有玉涧的题跋和署款。画中山峰在雾色里赫然显现,即以上述技法画就,墨色中留下高光,这种画法不仅赋予山峰以光影效果,也突出其质感和形状。我曾在庐山上拍过一张雾色中的山峰(图五十七),虽然并不像玉涧笔下山峰,山顶没有那么圆润,但可见远处山顶从雾色中显现的场景。这种视觉经验或许也构成了玉涧创作的基础,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去过庐山,他也有可能是在其他画作中看到类似的描绘。日本藏有这幅作品的仿本(图五十八)。仿本的创作年代稍晚,右侧有三分之二与原作完全一致,但画家在左侧添加了一处瀑布。实际上,原作中的瀑布是后来被分割出去的,这也是日本人在中国绘画流传与鉴赏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喜欢将画作切割为更简单的画面,使其更符合禅画意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