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爱自己就是“自私”?为什么你总是学不会“热爱自己”?(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的是,爱自己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事实上,但凡正常家庭出来的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得到“爱”并不十分纯粹。来自己家庭的爱,有时候是带有条件和充满压力的。比如,孩子会感觉到父母之爱往往带有对自己成绩优秀的期盼,对自己考上好学校的期望。
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的孩子,会将父母的这种爱,非常直观地与自己在学习上的付出与收获联系在一起。
认为父母爱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他们对自己考上好学校、学习顺利不让他们操心,并不是对自己这个个体的爱,而完全是一种有条件的,需要自己不断回馈的爱。
在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中,孩子或成年人得到的所谓“关爱”,也多半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附属了多重目标的爱。
在这种情况下,成年后,一部人可能会发现自己需要的,其实是那种纯粹的情感和对个体存在的喜悦感,而不是附属了条件的情感。而有一部分人,则终生都很难发现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对自己个体生命的关注和爱。
因此,要想真正爱自己,就需要先认可自己,理解并知晓自我价值。而这种自我知晓不仅来自内心的苏醒与探索,也来自外界对自身言行的反馈以及肯定。
一个人能够从内心深处观察自己、完成自己,他/她才有可能对自己产生纯粹而炽热的爱意。
更好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这一种自信昂扬的态度,其实也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和宣称, 作为独立个体的我,是值得被你们尊重、肯定、珍惜、被爱的。
当你发现自己与众不同,接纳它就是爱自己
作为德国最著名的自我认知疗法心理学家,尼娜拉里什-海德尔,以她的亲身经历和思想,启发了成千上万的人。童年的海德尔,曾被父母和周围的人视为“另类”。
据说,为了让她成为周围人心中期望的那种人 ,在她的童年时期,她的父母几乎用尽了惩罚手段来扭转她。比如禁止她与他人交往、对她采取冷暴力即不理不睬、抓住一点小事就格外严厉地惩罚她,甚至关她的禁闭,一关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试图将她作为问题少年送进少管所。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