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考试|60:“曲江宴”与“冬烘先生”,缘由在这里(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昭陵,是一代英主李世民的陵墓。在英武盖世的李世民墓前,刘沧却发出这样悲悲切切、凄凄凉凉的感慨,因而被后世一些诗评家称为“悲而不壮”,似乎昭示着大唐国运的衰落。也难怪刘沧有如此之感受,曾经强盛辉煌、万方来仪的大唐,此时确实已经步入日暮黄昏,运数不久了。
在本科考试中,还发生了一段比较有趣的故事。本科主考官名叫郑薰,此人是个很有些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官员。在大唐多事之秋、风雨飘摇之际,郑薰很想为重振朝纲、复兴大唐做些事情。被任命为本科主考官之后,郑薰便想利用科举考试的引领导向作用,激励广大学子朝臣学习忠烈先贤,上下用命,共赴时艰,为振兴大唐多做贡献。但是没成想,因为主观主义、印象主义,他却闹出了一桩科举史上有名的大笑话。
在审定录取人员名单时,郑薰发现有个名叫颜标的考生位列其中。于是,郑大考官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颜标自称祖籍琅琊,一定是著名书法家兼大忠臣颜真卿的后代。郑薰大约如是想,在当前之乱世,国家太需要颜真卿这样的忠贞勇烈之臣了。颜真卿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不死。褒奖提携他的后代,就是宣传弘扬颜真卿精忠报国精神的有效手段,就可以激发调动大家为国效力的积极性。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下,郑薰就把颜标定为了状元人选。
当颜标前来拜见郑薰,感谢主考官大人栽培提携之恩时,郑薰在闲谈中问起了颜标家“庙院”的情况。所谓“庙院”,就是官方指定祭拜的名门望族宗祠。听主考大人这样问,一头雾水的颜标,很老实地回答说,“不好意思啊,主考大人。俺家是典型的草根出身,哪里配有‘庙院’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啊!”一听颜标这话,郑薰才知道自己摆了个大乌龙,不由呆若木鸡。
这事传开之后,社会上的有才人士,便编了两句顺口溜讥笑郑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主司,指的就是主考官。而颜真卿,因为有“鲁郡公”的封号,人称“颜鲁公”。风雅大唐,不愧为诗的朝代。连民间编的顺口溜,都比如今一些人自我标榜的这体那体的所谓“诗”,更有诗味儿。
因为郑薰摆的这个乌龙,“冬烘先生”也就成了迂腐浅陋读书人的代称。这真是,主观主义害死人,郑薰臆断成笑柄。唐代的科举制度,创造了许多流传久远、生动有趣的成语词汇,比如“说项”、“饭后钟”、“八砖学士”、“破天荒”等等,为汉语宝库的丰富充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步入政坛后,颜标曾做过饶州刺史。王仙芝揭竿而起后,其部将王重隐率大军围攻饶州。颜标临危不惧,带领城中军民坚守城池,宁死不降。城破之后,战斗到底的颜标以身殉职。颜标死后,有人就认为,他虽然不是颜真卿的后代,但忠烈精神颇有颜氏之遗风。这其中,恐怕也有郑薰当初歪打正着激励之举的功劳在。
壹点号谷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