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海外殖民时期与东印度群岛的文化交流与融合(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以玛丽亚为例,她与汉斯·罗格·特罗斯特生了两个儿子,后者并未选择与她结婚,而是迎娶了一位来自鹿特丹的女士,但仍在1687年将玛丽亚释放了,作为她忠心服务的奖赏每释放一名女性奴隶,奴隶人口的性别比就会增加,自由人口的性别比就会降低。
其结果是在历史上的某一时刻,东西方都发生了一场所谓的“克里奥化”的进程。文明交往离不开宗教或近似宗教的价值系统带来的强烈的文化政治属性。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经阿拉伯商人和印度穆斯林传播至东印度群岛,而现在又通过奴隶贸易网传播至南非。
在17世纪早期,印度奴隶构成了好望角奴隶的最大群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接近一半)来自科罗曼德尔海岸和孟加拉,这两个地区都是伊斯兰教的大本营。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印度奴隶对在好望角传播伊斯兰教做出了巨大贡献。好望角的印尼奴隶主要来自南苏拉维西,主要是望加锡人和布吉人。
自17世纪初期以来,戈瓦王国以武力在布吉人和望加锡人生活的地区传播伊斯兰教,从而建立了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地位。在荷兰人征服这片土地之后,许多当地的贵族和奴隶被流放到好望角,其中便包括谢赫·优素福,他通常被认为是南非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欧洲在海外殖民时期与东印度群岛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1694年,巴达维亚政府将他和49名随从,包括两名奴隶流放到好望角,他被安置在一个逃亡奴隶和其他流亡者的集结点。正是在此,优素福建立了南非历史上第一个有凝聚力的穆斯林社区。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鼓励奴隶皈依基督教,但好望角的情形几乎与东印度群岛如出一辙。
奴隶主认为释放奴隶是对他们财产的清算,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伊斯兰教是一种鼓励勤俭的力量。其结果是许多奴隶都变成了最好的穆斯林,包括那些曾经接受基督教的奴隶。伊斯兰教在东西两个殖民地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东印度群岛,宗教是奴隶的“逃生舱”,许多奴隶通过皈依伊斯兰教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
在好望角,伊斯兰教是不同种族背景的奴隶们联系的纽带,情感的依托以及身份认同的依据。1760年在开普敦发生的奴隶起义,其主要根源就是参与者具有相同的宗教(穆斯林)和种族(布吉人)背景。时至今日,开普马来人仍是南非最大的穆斯林群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