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来胜谈:砚台与生活、民俗、文化和家国(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唐代 凤池砚
再后来,出现了凤池砚、抄手砚、蝉形砚、玉堂砚、斧钺砚、荷蟹砚、破冰求鱼砚,黄粱一梦砚,李白醉酒砚、二甲传炉砚等,这些砚台的造型和名字都没有离开生活,都是受生活中山川、湖泊、器物、动物、植物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制作出来。
所以,从砚台诞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砚台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是文人和匠工受生活的启发突发感想而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虽源于生活,但在它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和升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使砚台这种具体载体又高于生活,完美于生活。具备了生活和精神的灵性,你像汉代的三足带盖石砚,你像唐代龟砚,凤池砚,你像宋明时期的蝉砚、二甲传鲈砚等,这些虽然都取之于生活,但其造型又比生活中的器物、动物更加完美和生动,有的甚至更为夸张和张扬,使其气场和造型更生动有力,而且还暗含了人生做人处事的道理。
二、砚台来自于民俗文化,承载了民俗文化的精髓,但又反过来传承和推广了民俗文化。
纵观秦汉以来的砚台制式,由于地区民俗的不同,砚台的制式也不同,各个地区的砚匠都主动自觉地吸收了本地民俗文化的精髓,让砚台彰显了本地民俗文化的韵味。砚台体现的民俗文化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
一是从砚台雕刻的纹饰体现民俗文化。
如双狮戏珠砚。这种砚取材于民间舞狮活动,常由两只狮子和一个绣球构成。因狮子是百兽之王,有极大威慑力,寓意着消灾、驱邪、赶走一切灾难,有好事马上就要降临的兆头。俗语讲:“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后来砚匠就将狮子滚绣球和双狮戏珠的纹饰刻在砚台上,目的是为学子预示吉祥,但此种砚式问世后颇受欢迎,争相购买,由此,汉民族的这种民俗文化也通过砚台传到了其它少数民族。
如龙舟砚。相传当年楚国老百姓在得知屈原投江后,纷纷驾起自家的小船在江中追寻,并沿途不停投粽子饲鱼,以怕它们伤害屈大夫的身躯。后来就形成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风俗,还加入了祛病防疫的内容。唐代的匠人从南方这种地方民俗中得到启示,设计了中国神话故事龙舟砚。

火来胜谈:砚台与生活、民俗、文化和家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