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监管“聚光灯”闪耀高频交易差异收费重击“幌骗”交易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随后,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程序化交易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措施。
在严监管、体系化规范之下,量化投资行业究竟是“捆住了手脚”,还是迎来了新一轮“良性发展”的新契机?量化私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监管要求对量化行业的重要影响将是交易降频,并可能对量化机构以往的部分收益来源和合规要求带来新挑战。不过,从基本面量化、另类数据与因子的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新的策略创新等角度来看,行业的“新航道”就在前方。
交易降频是大势所趋
量化不等于高频交易,但高频交易却是国内量化投资机构的重要超额收益来源。近年来我国量化投资行业持续蓬勃发展,其中量化私募机构更是高速崛起,目前已管理了绝大部分的量化投资策略资产。综合第三方机构、渠道机构的监测数据,2019年至2023年,头部量化私募几乎每年实现15%-20%的超额收益率,个别年份超额收益率更达30%左右。在此期间,程序化、模型化的高频交易乃至超高频交易无疑是其中部分量化私募的“关键投资工具”。
知名外资量化私募锐联景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有关量化投资的相关监管重点体现在对程序化交易进行“针对性的收费”和“差异化的收费”。在当前A股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投资者结构下,监管部门更多是从交易的公平性、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维度,来提出新的交易收费模式等要求。从政策导向来看,以往国内不少量化投资机构在收益获取上更多“单纯依靠量价”,今后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和约束。
锐联集团(锐联景淳母公司)中国地区投研负责人郝康称,今年年初,国内量化投资行业曾经出现机构业绩“集体性翻车”的罕见情况,其中既有对小微盘股“过度风险暴露”,同时风控不足的因素,也同样有“高频交易”的原因。
对于本轮监管新政,不少本土量化私募机构也明确表示,交易降频已是势在必行。
上海富钜投资首席投资官唐弢称:“新规引导量化基金降低交易频率,减少场内高频博弈带来的收益,鼓励更加看重公司基本面长线投资,从行业整体角度看,多数机构在策略线方面应该都会降低交易频率”。
蝶威资产总经理魏铭三表示,对比海外发展经验来看,在当前时间节点下,监管在政策端引导量化资金回归到更关注基本面的策略上,这与该机构早期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外对冲基金非常重视基本面因子和另类数据使用”的情况相契合。在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政策导向下,量化机构降频、提高持仓时间将是“大势所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