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从四个角度解析一曲为已逝帝国黄金时代唱出的挽歌(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马洛伊童年时代的中产市民家庭
当时的奥匈帝国,曾是一个匈牙利人,日耳曼人,莫尔瓦人,捷克人,拉茨人,克罗地亚人和意大利人的大家族,国王勤政亲民,人民也爱戴他,整个帝国看起来和平、富足、安宁。在东欧社会主义思潮开始逐渐蔓延的背景下,整个欧洲笼罩在一层歌舞升平、盛世永昼的落日氛围中。
当时的市民阶层都会多种外语,他们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对社会底层的人也彬彬有礼。在市民家庭中的成长经历,为马洛伊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形成了他的作品基调,并决定了他的生活信仰。对于童年的家,马洛伊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工笔描绘了帝国末年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市民生活的全景画卷。
(2)1918-1928,反叛精神指引下的青年时期1918年1月,步入成年的马洛伊应征入伍,但由于身体羸弱没被录取。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布达佩斯,则陷入革命风暴和反革命屠杀。为了远离血腥,并彻底逃离家庭的管束,马洛伊决定去西方求学。
在西方求学的经历,与其说留学,不如说流浪,马洛伊有生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不屈从于他人意志的个体人,在地球上走,看,听,写和思考。十年的留学经历,奠定了他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人格和思想基础。
然而,热爱文学的马洛伊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匈牙利作家的命运"。他离开家乡,是为了找到自己;回到家乡,则是为了成为自己。1928年春天,马洛伊回到了布达佩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