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追寻三线历史中的爱与际遇(1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我在追寻三线历史中的爱与际遇


展览上海站开幕式
历史对我而言曾经只意味着传说和故事,是人生之外的一些可有可无的碎碎念,图像对我而言也曾经只是光影和趣味,是有闲人生的一种点缀与怡情。三线是我个人历史的开始,它是我生命的背景,也是我远游的参照,它是故乡我却永远不会再回去,它是起源我却从不想去了解……直到它在我面前化为虚空,直到这虚空变成我的图像,我才意识到在这图像中不是我的兴趣与怡情,而是我应该正视的所有,我的故乡、我的来处、我的生命和我的未来。
这看似矫情的文字似乎本不当写出来,而应刻在心底,但这文字是对“三线”的感恩,而感恩就必须大声说出来,而且应该干出来。这一刻也许来得不算早,但感谢终究是来了。
作者1968年生于重庆,摄影艺术家。90年代开始摄影创作,早期主要拍摄藏地题材作品,2000年后采用传统大画幅胶片机为主要拍摄工具进行观念性纪实创作。重庆钢铁集团环保搬迁前在老厂区生产一线进行历时4年文献性拍摄,用大画幅摄影图片详尽记录百年钢厂的最后风貌及劳动者肖像,创作了《重钢劳动者》《重钢废墟》等系列作品。2010年开始关注城市及乡村变迁的社会现状并以此作为重点创作题材带领创作团队深入跟踪西北农村、四川农村、西南三线企业以及重庆老城区,以城市及乡村的历史变迁为思考方向进行档案现实主义当代艺术创作。参与了三线题材影像作品《不闻沧桑——三线人物口述历史》专题片及图书作品《再问沧桑——三线人物口述纪实》的创作。团队创作形式以观念纪实摄影、影像纪录片、田野调查、口述纪实、绘画、装置等多种艺术创作形式综合立体诠释主题。
完成了《村墟、村幻、村遗》、《下浩人》、《庙戏》等系列作品的创作及“最后的村庄”、“ 存念下浩”、“见证现实”等以档案现实主义为创作方式的主题案例展览的呈现。
本文选自徐有威、陈东林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三线建设研究者自述专辑》,该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底出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