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箓之渊源与内涵: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一、授箓之渊源
道教授箓最早可以追溯到祖天师之时,据《赤松子章历》称:“汉代人鬼交杂,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后祖天师即据此建二十四治,立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分属二十四治气,用于督察鬼神,传道救民。祖天师创道时的授箓方式已不得其详,而真正成为制度化的授箓,则要从祖天师第四代孙——张盛说起,当时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遂在天师草堂处(传即今上清宫遗址处)建传箓坛,逢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升坛传度授箓、弘扬道教,这也开创了龙虎山正一道升坛授箓传度的先例。
自东汉至于宋代,先后出现过多派法箓。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龙虎山(正一宗坛)、茅山(上清宗坛),以及阁皂山(灵宝宗坛)三家,合称三山符箓。南宋末,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嗣教于嘉熙三年上谕封张可大天师为“敕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道教正一派之“三山合一”由此开始。
元初,世祖忽必烈盛赞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佩箓三元,蜚声八极”,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得自给牒度人为道士之权。路设道录司,州设道正司,县设威仪司,皆属焉”。整个元朝入主中原89年,历七代天师皆赐二品银印(其中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赐金印、视一品),主管三山符箓、恩遇隆极一时。
明初,太祖朱元璋加赐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为“永掌天下道教事”,敕命礼部与道教拟定科仪格式,颁行天下遵行。道士宋宗真、赵允中编成《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对授箓传度的斋仪章法作了系统规范的整理。洪武二十三年,上谕礼部“天下符箓,出此一家(龙虎山)”。三山合一,至此正式完成,龙虎山原先之正一宗坛,也改称为万法宗坛,以万法之名,表总括天下三山诸阶道法之意。并在原有各派授箓内容及次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与统一。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