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都邑遗址上,他们不断破解着“最早中国”的文明密码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距今5000年前后,华夏大地上满天星斗般的文明之光向黄河中游聚合。约从4300年前开始,河汾之东,陶寺人夯土建都。土城恢宏,人口密集,规划井然,社会分工明确,初现王权和礼制,中国早期国家基本面貌显现。
自1978年开始,考古学者持续对地处黄河中游、晋南盆地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展开发掘与研究。自2002年陶寺遗址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来,陆续发掘出早期城址、宫殿区、仓储区、中期小城内大墓及观象台基址。从这座距今4300—4000年、规模不断扩大的都邑遗址上,学者们不断破解着“最早中国”的文明密码,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考古人员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宫城区考古发掘作业。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李现俊 摄
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点
1978年,位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的塔儿山西麓,考古工作者用手中的探铲和手铲,翻开了厚重的黄土地,开启了一段事关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中原与海岱地区文明进程研究”课题负责人何努担任陶寺考古队队长已整20年。20年,于浩瀚五千年,不过转瞬之间,但对一个学者而言,便是半生心血的倾注。
2001年9月,提前一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何努第一次来到陶寺。那时的他没有想到,从此以后自己的人生与这片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转年,何努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队第三任考古队长,主要负责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
“一些出土器物,显示了陶寺在精神、文化和技术上达到的罕见高度。”一贯谦和沉稳的考古学家,每每谈到那些4000多年前的点滴便神采飞扬,娓娓道来不知疲倦。在他的讲述中,一个宏伟的史前城址穿越时空,缓缓向我们走来。
1958年,考古人在襄汾陶寺村进行调查时,从大量散落于地面的灰陶片发现了这里可能存在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年的多次复查探查求证,陶寺终于在1978年开启发掘,这次发掘持续到1985年,以发现龙山文化时期最大的墓地,一举轰动考古界。陶寺文化,由此正式确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