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占数术|“辰”之星象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按:这是一个历史学者用星占数术破除迷信的小系列。
今年是中国传统历法即所谓“农历”中的龙年,之所以为龙年,是因为今年对应的年干支为甲辰,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动物一一对应,子对应鼠,午对应马,而地支辰对应的就是龙。上一篇文章我们聊了龙有关的星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37533),本文继续介绍“辰”有关的星象,这些内容并非承袭自龙星象,而是“辰”单独代表。
“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非常悠久。《左传》“昭公七年”条目下的“传”记载有:“公(即晋侯)曰:“何谓六物?”(伯瑕)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公曰:“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故以配日。”
晋代杜预注释此句道:“一岁日月十二会,所会谓之辰。”唐代孔颖达以同样的内涵解释:“辰谓日月所会,一岁十二会,从子至亥也。”日月相会,也就是天文学严格意义上每个月的“朔”时刻,该时刻所在的那一天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朔日”。表示日月相会的“辰”,指的是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太阳与月亮在经度上位于同一度数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每个月并不相同,可以分别用十二地支的子至亥来表示,这里的十二辰,实际上表示的是星辰相会的空间位置,与现代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古代十二“时辰”之表示时间的“辰”有所不同。而且《左传》的这条记载也明示,这种辰可以配日,表示不同的日子。
日月所会之处以及相应的朔日是出现日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即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这一规律古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也留下了相当多的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条引用《夏书》的记载:“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这则记录生动描绘了日食发生时的祭祀场景,这个特殊的“日月相会”景象——日食,并未按照历法推算的那样出现在房宿,反映出当时日食的推算不十分精确,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天空位置和日期,这一天象在古代普遍被视为凶兆,于是通过盲人击鼓、啬夫取币祭祀天神,众人参加救日食攘灾的劳役等方式,以驱逐此灾难。
除表示日月相会的不同位置外,辰在古代还用于命名特定的星宿。儒家经典著作《春秋公羊传》注释《春秋》“(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这条经文时,指出“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东汉何休解释这条传文时,进一步说明了大火就是古代赤黄道附近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即现在的天蝎座α星,非常明亮,其视星等为一等,呈红色,位于东方;伐就是西方星宿参宿附近的伐星官,位于西方,属于现今的猎户座,两者处于大致相对180度的位置,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中,都是中国古代标记不同季节的重要星象。《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语中的“火”就是指心宿大火星,它标识着古代某部历法中的七月,大火星从南方位置逐渐向西方下沉,此时正逢夏秋之交,正是心宿所属的东方苍龙七宿呈现的星象,现代多把这个“火”视为炎热的表现,实际上是以今天的含义误解了古代的文字,上古时期的“火”字大多指大火星,而无炎热的意思。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