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渑水河,半部齐国史(1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在博昌城,骆宾王进入县馆学习,接受了严格的系统教育,同时广泛结交文人名士,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学识。可以说,正是通过在博昌城的多年苦读和交游,骆宾王从江南神童成长为齐鲁才子。
后来,骆履元在任上突然病逝。父亲死后,骆宾王的仕途命运极为坎坷,既有科场失意、田园归隐,又有入幕为宾、边塞从军,还曾下过大狱。
公元681年春,骆宾王以随员身分到燕齐故地出差。当他进入齐国故地时,一度离博昌城很近。由于他只是一个随员,不能自主安排行程,未能故地重游。但是,博昌城毕竟是骆宾王早年学习生活的地方,父亲死后也葬在此地,感情还是很深的。
于是,骆宾王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与博昌父老书》一文。
这篇文章是作者表露私人情怀最为淋漓尽致,人情味最为浓厚的一篇。文中怀人叙旧,感时叹逝,情怀真挚,语极恳切,特别是“荒经三秋,蔓草滋于旧馆;颓墉四望,拱木多于故人......辽东之城郭犹是:灵乌代谢,汉南之陵谷已非。”等描述充分刻画了县城迁徙后博昌城的败落。
公元684年,骆宾王追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了千古名文《讨武曌檄》。然而,这场起义仅仅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此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介绍博昌城时,提到了关于博昌的另一件事:
公元903年,黄巢叛将朱温派部将朱友宁进攻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双方在博昌发生激战。朱友宁围攻博昌一个多月,未能攻克。最后驱赶10余万壮丁在城南筑成土山,这才攻入城中。城陷后,城中男女老幼皆被屠杀。
顾祖禹明确指出,这里说的博昌并不是博昌城。当时博昌县县城已经从博昌城迁往今天的博兴县城200多年了。
十二、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行文至此,关于渑水的流路基本考证完了。
在考证渑水流路的过程中,顺便介绍了一些历史典故。然而,关于渑水的典故包括并不限于以上所说,有些典故是与整条渑水有关的,在上面的考证过程中不便展开,下面补充几条。
先说说“有酒如渑”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根据记载:公元前530年,齐景公前往晋国访问。晋昭公设宴招待齐景公,晋国大夫荀吴陪同。宴会上,两位国君玩起了投壶游戏。齐景公让晋昭公先投。
投掷之前,荀吴替晋昭公祝愿道:“我们这儿的酒像淮水一样多,肉堆起来像高丘(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如果我们主公投中了,晋国就可以做诸侯的统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