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百年|感“金”惟昔侠客行(10)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在《金庸为什么这么好》一文中写道:“曾经有人问我,金庸与余华、陈忠实、莫言这些‘纯文学’作家相比,究竟处在哪一个层次上呢?一句话,我认为金庸比那些作家毫不逊色,各有所长。”
“通常把金庸的武侠小说归入俗文学,把余华他们的作品归入纯文学。纯文学总是被认为高一等,在中国尤其如此。在古代,诗被认为是文学的正宗,小说根本就不入流。到了五四以后,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新文学被认为是正宗,像鸳鸯蝴蝶派和武侠小说就被认为不入流。这样的观点在今天还很有市场,但却是有问题的。这种人为划界的文学观念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不光是文学,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定位,而且界限越来越不分明。这是一个俗中有雅,雅中有俗,雅俗共赏的时代。”
“不说《天龙八部》这样的史诗巨著,哪怕是《雪山飞狐》这样的小品,里面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都非常复杂,非常有机,各种恩怨情仇,爱恨纠结,前因后果,选择宿命。我看金庸,其实远远超越江湖情仇,悲天悯人,常常有一种希腊悲剧的感觉。”
“金庸的作品很有思想。比如他的许多作品里的人物都有‘我是谁’的天问,他们的旅途,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包括幻灭的过程。这在中国传统小说里几乎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中也不多见。”
此外,严锋以为,人物塑造、描写技巧、场面调度、节奏把控等方面,金庸都展现了当世绝顶高手的能力。在文章的末尾,严老师更谦逊地感慨:“我以前也很想写武侠小说,也写了一些不成样的片段,但是每次看大理天龙寺高僧斗法的这一段,就沮丧气馁,心灰意懒,终于放弃了。”
韩非子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然《史记》有《游侠列传》作褒扬,唐后则有“剑侠”之称。近代,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常携七星龙泉剑,复得文天祥遗物“蕉雨琴”“凤矩剑”伴身侧;秋瑾那张最著名的小照上,鉴湖女侠持刀而立,皆系“剑侠精神”与革命精神的合二为一。继续揆诸历史,古典侠义精神虽决计不能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相比,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基础较为相近,故老一辈共产党人中,不乏热衷武侠小说者。毛泽东曾给毛岸英、毛岸青寄过《峨眉剑侠传》《小五义》《续小五义》《侠义江湖》等;字“翔宇”的周恩来用笔名“飞飞”写过侠义小说《巾帼英雄》;贺龙把床做得很大,以便堆放书籍,包括很多武侠小说;邓小平更是标准的武侠小说迷,习惯中午和晚上睡前半小时翻翻武侠小说,尤喜《射雕英雄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