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漫谈】二陆,松江人文始祖(8)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 九峰源广场二陆雕像
再来看看既有平原村古遗址存世,又有小昆山镇平原街、清河街、鹤溪街传史的松江,铭记二陆,传承文化,做了很多有情怀的事情。例如,位于松江机山东侧山脚下的平原村古文化遗址,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江南通志》记:平原村“在娄县机山下,陆机曾为平原内史,故名。”又如编写出版《陆机、陆云文集》《玉出昆冈·陆机陆云评传》《沪上文人品二陆》等文集和著作,创作历史话剧《陆机》等。2009年以来,松江举办过三届《平复帖》杯国际书法和篆刻大展。2018年10月,“祖帖故里,云间墨韵一一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彰显自陆机《平复帖》以来松江书法古今传承面貌。此外,今松江城里东有“九峰源”、西有“思鲈园”广场,一个塑有黄耳犬、华亭鹤陪伴在“二陆”身旁;一个将陆机《文赋》全文刻于大型照壁中央。2021年春暖花开之际又传出好消息,总投资274亿元的15个重大文旅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就有厚植人文精神并作为松江文化新地标的小昆山“二陆读书台”。
时光年轮转动,岁月来去如风。神驰在“芊芊谷水阳,郁郁昆山阴”的二陆故乡,一些陈年旧事虽已渐行渐远,但敬仰二陆的情怀,如同苏东坡所书“夕阳在山”,从未湮没不彰。就拿当地一位有心人来说吧,于2011年系统查询陆姓在松江各地分布情况,结果得知共计22753人,占当时松江户籍人口565597人的4.02%。这个数据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并无重要性可言,但反映出松江人对二陆的厚爱,已上升为对陆姓群体的关注和爱慕。记得魏文帝说过,常人寿命是那样短暂,而文章不朽,遗响无穷。世代赓续二陆文化的松江,大写“三绝诗书画,一方天地人”,其中就有美育道德之根、蔚盛人文精神的文章不朽之道。走近二陆精神世界,觉得以下几点印象深刻:一是“伏膺儒术,非礼不动”,知敬畏,守规矩,涵养君子品性。二是厚德载物,富有仁爱之心。三是面对人生坎坷,在磨难中自强不息。
四是不媚不俗,为义而鸣,刚强磊落,正直坦荡。五是好学上进,为文用心,兼收并蓄,新意迭出。六是心中有梦,愿为、敢为、能为天下先。以上每一个方面都有许多内容可说,如二陆富有仁爱之心,他们爱国、爱民、爱乡、爱物、爱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又如陆机相对于“诗言志”立“诗缘情”说,其重要意义并不在用“缘情”取代“言志”,而在于冲破“止乎礼义”的束缚,强调了“诗缘情”的美感特征,故新意迭出。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听华亭唱晚,看晚霞迷人,有感黄昏是又一个成熟的早晨,“玉出昆冈”的生命之音,在云间深处破壳而出。我在文章学与思想史交织的路径上感怀陆机,深深被《文赋》中的一段话语打动,即“收百世之阙文,釆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虽然谈的是写作过程,但何尝不是一颗文心彰显,一种人文精神体现。陆机的话语启迪我们,让传统呈现新意,让文化变得时尚,要传承而不守旧,创新且尊重传统,既走进历史深处,又迈步新的时代,洞察古今历史,驾驭天下事变,御风而行向未来。总之,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根植传统,创造新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来都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头系着继承,一头系着发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