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传说(印度篇·下)(5)

2024-07-04 来源:飞速影视
(九)爱神
伽摩是印度神话中的爱欲之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据印度史诗《往事书》记载,众神中他是一位永远最年轻英俊的男子,伽摩面貌俊秀,有着绿色皮肤,身边天女围绕,骑著一只鹦鹉,手持一张弓箭,弓是用甘蔗所做,弦是一排嗡嗡的蜜蜂,以执心作箭羽,以希望作箭镞,以鲜花作箭头。妻子罗蒂(代表情欲)和朋友伐森多(代表春天)伴随着他,伐森多为他上好弓弦,罗蒂挑选出适合的鲜花作箭头。爱神伽摩放射的爱欲之箭,一旦谁被他的爱情之箭射中,就会在心中燃起熊熊的爱情之火。在印度,“伽摩”的形象受众人和性力派膜拜,他象征着永恒的爱情和甜蜜的爱意。

诸神的传说(印度篇·下)


(印度爱神伽摩,坐骑是一只鹦鹉,图片来自网络)
三、印度神话与宗教的影响
金观涛、刘青峰在《中国思想史十讲》曾提到过,基督教对此世完全没有兴趣,所以它才能够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律精神结合,产生了西方的法治精神,即法律规范高于具体的价值。伊斯兰教教义则主张“两世吉庆”,除了追求神的救赎外,还要在此世建立公正的社群——“乌玛”(乌玛是穆斯林最早政教合一的政权)。伊斯兰教最具入世精神,因此问世不久就可以建立起庞大的帝国。
金观涛把印度类型的超越突破叫做解脱的意志。印度宗教的教义有一个基本核心,就是认为这个世界是苦的,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要离苦,到另外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去,该怎么办?只有靠你个人修炼。印度宗教类型很多,有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等,但整个印度文化的方向都是解脱,强调依靠自己力的修炼离开这个苦难世界。怎么解脱,婆罗门教、佛教各有一套教义和方法。
婆罗门教把宇宙视为由包括种姓在内的一系列解脱等级构成,多数种姓的人遵守戒律进行修炼就能获得解脱,在来世进入较高等级。佛教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等级解脱,提出众生平等的解脱哲学。印度教反过来又是对佛教的否定,可以看成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结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