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广东醒狮真功夫舞出新春精气神(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狮子颇受推崇,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中就记载了法会行列中的舞狮。这一时期还有关于狮子舞用于战争的记载: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檀和之奉命征伐林邑,林邑王范阳指挥士兵,操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令宋兵无可奈何。宋将想到百兽害怕狮子,于是命士兵连夜用布、麻等做成了很多“狮子”。最后双方交战时,宋军放出了许多张开血口的假狮子,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林邑象军大败。
唐代,狮舞在宫廷中的发展达到巅峰。这其中,唐玄宗与狮子的缘分匪浅。话说唐玄宗做梦游月殿时,在阶前遇见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但它并无恶意,只是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玄宗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命令近臣将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唐玄宗时,有一种表现勇士戏狮的“太平乐”,亦称“五方狮子舞”,颇具规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了这样的诗句:“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把当时盛行的狮子舞的形象和舞姿刻画得细腻诙谐、栩栩如生。由此亦可见,唐朝的舞狮与现代人所见的已十分相似。
宋代,宫廷舞蹈开始式微,民间成为狮舞的生存土壤和表演舞台。《宋史》卷一四二《志第九十五》云:“百戏有蹴球、踏蹻、藏擫、杂旋、狮子、弄枪……”“狮子”作为宋代流行的“百戏”之一,被置于“杂旋”和“弄枪”这两种武技项目之间。

读懂广州·粤韵|广东醒狮真功夫舞出新春精气神


永庆坊内的舞狮道具。(图@视觉中国)
五代十国之后随着汉人南迁舞狮从中原流传至岭南民间
安史之乱后,唐朝盛极而衰,宫廷乐工、舞人大量流入民间。五代十国之后,舞狮随着汉人南迁,从中原流传至岭南民间。
明代,狮舞已传至彼时广东南端琼州(今海南)。明《正德琼台志》第七卷“风俗”条称,上元日“装僧道狮鹤鲍老等剧,又装番鬼舞象”,其中提及“狮鹤”等剧。海南1988年建省前曾隶属广东,此可谓关于广东狮舞的早期记载。明代王穉登的《吴社编》记有万历年间的迎神赛会,亦提及广东狮子:狮子金目熊皮,两人蒙之,一人戴木面具,肖月氐奚奴,持绣毬导舞,两人蹲跳按节,若出一体。由此可见,武术已经与舞狮结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