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番(甘肃民勤)何氏家族纪略及字辈初考(41)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总之,何鉴衡作为何氏九世祖,非官非宦,但在镇番本地,却是闻名的绅士。
10、何氏其他有记载的人与事
除上述人物外,在镇番(明清两代)时期,何氏有记载的人和事还有不少。
除何海潮之外,大约在何氏二世至三世之间(从字辈看应该是三世),还出了一位民间工艺美术家,他就是何沅。
据《镇番遗事历鉴校补》记载——
成祖永乐二十一年癸卯(1423)
有乡民何沅者,塑牛特精。是年打春,塑春牛、芒神于卫署门前。牛大如真牛,作行走状。芒神比若童孩,戴竹笠,履草鞋,手执短鞭,面有笑靥,极作顽皮之状。至日演春,官民纷集于前。镇抚方杰(应为方贤)欲以旧俗鞭牛,客商周济民惜之曰:“斯牛忒活,碎之令人可惜,莫如效苏杭风俗,以米豆之物,抛打相竞,取年丰意。”人皆唱和,遂以五谷抛打之。后,何沅既逝,仍以鞭打春牛。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有一位叫何沅的乡民,精通于泥塑,特别是塑牛。这一年到了立春节气,按照民俗,要塑一个牛和芒神(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是主宰草木和各种生命生长之神,也是主宰农业生产之神)立在卫署的大门口。何沅塑的牛跟真牛大小一样,作行走的状态。芒神则像个孩童,戴着竹笠,穿着草鞋,手拿着短鞭,脸上带着笑意,一副顽皮的模样。这天是举行仪式的日子,官员和百姓都聚集在卫署前。本镇官员方杰本来计划按照传统的习惯用鞭子打牛,但周围的人都觉得这样好的泥塑打碎了可惜,就纷纷劝说他,让他仿效苏州杭州一带的风俗,用米、豆子之类的抛洒,意思是这样也可以体现五谷丰登。由于这个提议很好,最终采用了此办法。后来,何沅去世了,但鞭打春牛这个办法又回到了从前。
其实,打春牛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称为鞭春。这个风俗已经流传了3000多年。
《民勤县志·历代方志集成》和《镇番遗事历鉴校补》都记载了另一个人:何鋕的儿子何绪浩。《民勤县志·历代方志集成》记载的内容是这样的——
邑人何绪浩荫恩监,少无纨绔习,潜心举业,赴试十余次。康熙甲子,文已人谷,以额见抑,人皆惜之。主司美其文,刊布全秦,令诸生仿习之。
何绪浩是何鋕的儿子,何鋕41岁致仕回到家乡之后,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教子读书。儿子本来就是监生,一直潜心学业,没有纨绔气息,只可惜运气不好。康熙甲子年,曾经十多次参加过科考的他,文章已经被选上了,但受名额限制,未能中举,大家都觉得可惜。考官认为他的文章很好,就誊录出来在整个陕西考区(会试在西安)公布,让参加科考的士子们观摩学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