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看苏东坡应对人生困境的疗愈妙法(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他说坚持这种练习,可令他达致“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状态。
如前所述,这一时期他结交,敢于和他交往为伴的,大多是方外朋友道士、和尚以及画家、琴师,甚至江湖浪人等。
像1083年,当年杭州时交情颇深的诗僧参寥,自杭来黄州看望他,在当时苏家雪堂住了整整一年时间,两人常一起谈佛、论道,写禅诗。
庄子齐物思想,看待尘俗价值的虚无观,也令他受益良多。
1080年冬至,他在黄州天庆观,闭关49天,深居不出,练习道家的辟谷和气功。林语堂先生将他这种每天修习默坐,呼吸吐纳,修炼道家静心养生之道,称之“去除扭曲动作的中国瑜伽。”
这时间他重续父亲苏洵旧业,着手写作《易传》一书。虽被坚守门户的朱熹讥为杂学,但他称“易可忘忧”。
其次,平日生活中,苏东坡追求简单生活方式,饮食多为当地甚至自种食材。
(乐读行|鲫鱼羹、东坡肉与定风波——书里的美食与音乐)
他曾给跟他请教修养身心之人四句箴言:
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看苏东坡应对人生困境的疗愈妙法


(惠州东坡居所)
另外也是自黄州起,陶渊明,成为苏东坡精神上一个异代知己师友。
苏东坡认为自己和陶渊明一样,遇事直言、不愿一力追随仕途为官。
但“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在他看来,陶渊明更果断。为官当差一旦伤害他人格尊严和个人意志时,不待世事来轰击他,马上“佛意归田里”,采菊东篱去。
绝不与官场纠缠,也不与小人周旋。
陶渊明出身道家世家,认为人与万物,同为大自然中平等的一分子。他用一本《桃花源记》,构思了现实世界的理想国。
以一代文宗之位,苏东坡说,“吾独好渊明之诗。” 惠州之时,苏东坡已尽和陶诗百多首。“然吾于渊明,其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更有感焉”,他又说,可见已将陶渊明和道家葛洪,引为追求理想世界的“道家同志”,堪为两束精神之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