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后,这名北大荒人终于得到“二战勋章”(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泰晤士报》赞叹:“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说:有修滇缅公路这样的精神,中国不会亡国。
这里,该回溯李温平和他那枚迟到38年的“二战勋章”的故事了。
李温平1912年生于福建惠安,那个盛产花岗岩和白薯的穷山沟,使他从小磨炼了顽强的意志。12岁随父到天津,入汇文中学,15岁就以特优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备班,两年后升入交通大学铁路建筑系。毕业后不久,横渡远洋,赴美国费城本雪文尼亚大学研究院深造;经名师指点,他在35000英里的铁路系统内,以观察员身份实习,学到了很多管理、工程方面的新知识。23岁那年,他到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湖南大学电请他回国担任教授;于是,他回国教书,续写论文,并应湘黔铁路局之邀,帮助研究山区定线测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机轰炸长沙,抗日战线被迫向西南转移,必须开辟新的抗战物资运输线。李温平奉命立即投入到川滇东路、川中公路和乐西公路的修筑工程中去。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东南亚各国和国内重工业基地相继沦陷,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国外援助的作战物资,仅靠新建成的滇缅公路这唯一的国际交通要道运进来。而这条碎石路面,坎坷不平,雨季又不能通车,必须改建双线并铺柏油路面。李温平再次奉命,接此重任,督率两万民工(多属老弱妇孺大军,青壮年都开赴战场)紧张施工。深秋的滇西,阴雨霏霏,他身着破旧工作服,顶着雨,用洋油桶壁钻孔透油的土法喷洒路面。在他的带领下,夜以继日地抢修,很快,碎石路被黑色覆盖。过去每天只能通过300辆汽车的土路,铺上沥青后,一天可通过2000辆。畹町至昆明的路程,过去要走一个多星期,缩短到只需三四天了。
1941年共有13万多吨军用物资从国外运往抗日前线。抗日大动脉终于畅通了!《泰晤士报》赞叹:“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说:有修滇缅公路这样的精神,中国不会亡国。
1942年,为了在中缅战场上对日军进行反攻,美军开始修筑印度列多经缅甸密支那至中国边境的公路。李温平担任了工程处副处长,配合美军上校薛德乐率领的工兵团,负责由东向西打通保山至密支那公路的国内段。入冬施工,路线穿越大片原始森林,风餐露宿,瘴气袭人,几乎每天都有人病死。更难防的是敌人的子弹,每前进一步,路延伸一米,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公路穿过古永坝后,被一片沼泽拦住了去路,薛德乐上校一筹莫展,李温平却想出了“沉筏换土”的方法将路修成。公路接近国界37号桩,被一座高10米、宽30米的峭壁拦腰挡住。美国工兵束手无策,李温平分析石层纹理,采用钻孔爆破,苦战三昼夜,终于斩断石壁。就这样,仅用两个月时间,打通300余公里长的复杂路段,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这条公路终于通车了。从1945年1月至8月,共承运5万余吨援华物资,约1万余辆(次)载重汽车由此驶入我国,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