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保护·研究,他们这样守护布达拉宫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几乎每一个走进布达拉宫的人,都会被这座雄伟的建筑所震撼。时光走过1300多年,布达拉宫依旧巍峨挺立,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布宫依山而建,位置险要,因此常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墙壁出现裂缝、木材被虫蛀……幸运的是,有这么一群人,甘心以自己的一生护它周善完美,不问自己芳华,陪它走过上千年岁月中的小小一段。这些平凡却伟大的工匠,来自布达拉宫管理处维修科(以下简称布宫维修科)。

维修科工人。
用相机排查记录每处隐患
清晨,寂静的布宫迎来了当日第一批游客,大家兴奋地与布宫合影,惊叹于这座建筑的雄伟壮观与精美绝伦。而在游客们忙着欣赏的同时,达桑背着相机穿梭在布达拉宫的各个角落。与游客不同,他的镜头一次次对准墙壁、地面与每一根柱子。
“布宫建筑历史悠久,常常会出现一些损坏情况,比如墙壁开裂、木材断裂或被虫蛀等。”达桑一边说一边仔细记录着,“我需要把这些都拍下来,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工匠尽快修缮。等修复工作完成后,我还要拍摄对比照片,留存修复记录。”
曾几何时,年幼的达桑看着雄伟的布宫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在这里工作;2013年,18岁的达桑果断报考中央民族大学文博专业,并顺利被录取;2018年,达桑入职布宫管理处,成为维修科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布达拉宫建筑群的研究、管理和保护工作。6年来,他背着相机走遍布宫每个角落,记录着布宫的每一处破损、每一处修复,工作至今,共拍摄照片3万余张。
达桑告诉记者,维修科共有75人,主要负责布达拉宫建筑群的研究、管理、保护、修缮等工作,分为修缮组、防虫办、办公室,其中修缮组又细分为石匠组、木匠组、泥匠组、裁缝组等,各个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守护这个“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