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性别:除了男性/女性,我们如何描画“性别”的多样性?(10)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同性恋男子乃“天生如此”(born this way)的观念,在性少数社群的某些圈子里备受欢迎,他们利用这一理论来驳斥歧视。
然而很多人反对这种性倾向的生物学模式,如同很多人反对性别的生物学模式一样。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1894—1956)发表了“金赛性学报告”("Kinsey Reports"),提出性倾向是一个连续体。有些人坚定地处于其中一端(异性恋),或另一端(男/女同性恋),据他所言,许多人处于连续体上各不相同的点(双性恋)。他在《人类男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ur in the Human Male,1948)一书中提出,人们“并非表现为两个互不关联的群体—异性恋和同性恋。世界不会被划分为只有绵羊和山羊。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大自然中几乎不会出现互不关联的类别”。
3
流动的性别与性向:
性别多样性仍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
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显示,性倾向是流动的,人们能够,而且的确在选择他们的性倾向。
社会学家琳达·加纳特(Linda Garnets)和安妮·佩普劳(Anne Peplau)2006年发表了有关女性性倾向的研究成果,女人的性取向是弹性的,而非固定的。她们认为,这是由生活阅历,社会与文化因素塑造的,具体包括“女人的教育、社会地位和权力、经济机会,以及对于女性角色的态度”等。从这一视角出发,性的认同、欲望与经验,可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变化,性别的认同和体验同样可变。

流动的性别:除了男性/女性,我们如何描画“性别”的多样性?


劳伦斯·拉里亚尔的《哦!金赛博士!》。
性别和性倾向都可以被视作以“谱”的形式存在,或者可以说是两个相对独立却紧密关联的光谱。
然而,这种类比忽视了“无性恋”或“无性别者”的体验,这两个词语近年流行了起来。
无性恋取向很可能不是新事物,互联网令无性恋社群得以发展,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2001年成立的“无性恋宣传教育社群”,其目标是“令无性恋被公众接受和讨论,促进无性恋社群的成长”。由此,无性恋社群中有些人推动在性少数(LGBTQI)缩写词后面增加字母“A”,以使无性恋被视为一种性别认同。与此相应,“无性别者”这个词语被用来指称那些感觉不到自己具有某种性别认同的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