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为什么“雅爱”李唐?南宋院体新画风形成的动机与外因(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万壑松风图》细部4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万壑松风图》,是目前唯一一件有准确纪年的李唐作品,也被学术界视为两宋绘画的分水岭。在该图远景一山峰上,有李唐留款:“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据此可知该图作于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其时李唐大约58岁。
该图为绢本浅设色(亦有学者认为该图应为李思训一类的青绿敷色,后因年代久远而掉色),纵纵188.7厘米、横139.8厘米。在总体上虽然依旧遵循当时画院“复古”的画风,但已经能够看出李唐对前人古法变革的端倪。这也符合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所说记叙的:李唐的山水画初法李思训,“其后变化,愈觉清新,多喜作长图大障”。
首先从构图上看,此图虽然具有范宽《溪山行旅图》一样的突出主峰的顶天立地的“巨碑式”构图,但他舍去全景式的描绘,没有采用传统三段式构图,只取前景和中景表现空间,突出了局部。李唐在构图上大胆剪裁、提炼,突破了传统空间层次表现的模式,为此后南宋“一角”、“半边”的简括近景式构图,开启了先河。
其次体现在技法方面,李唐高度融合了李成、范宽,包括郭熙等前人的笔墨技巧,在山石的皴法上,有继承也有创新。范宽常用的钉头皴以及荆浩的豆瓣皴,在李唐这里演变成头重脚轻的长笔触,也就是说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以线条和点为主的皴法,扩展成了“面”,在此图的近景山石中用了小斧劈皴,在表现山石质地、纹理时更加干脆,这为此后他独创更加方直、苍劲的大斧劈皴法,展现出端倪。
在李唐晚年的《采薇图》中,其中山石的画法更体现出他后期的特点与风格。
李唐《采薇图》画心部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