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顾与漫谈——中国学者与统计物理学(1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7)她们的博士论文导师都是荷兰物理学家乌伦贝克(G. E. Uhlenbeck)(1900—1988),Uhlenbeck因在师从P. Ehrenfest从事光谱学研究时期与同学S. A. Goudsmit于1925年一起提出电子自旋而名著于学界。他是对20世纪物理学发展有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被人称为“没有得过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Uhlenbeck一生以作为Ehrenfest的学生和Boltzmann的徒孙为荣,在统计物理特别是动理论和布朗运动理论方面有重大贡献,对推动Boltzmann开辟的气体动理论发展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8) Uhlenbeck G E,Ornstein L S. On the Theory of the Brownian Motion. Phys. Rev.,1930,36:823。
9) 王先生晚年还兼任了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
10) 李政道1962年入美国籍。杨振宁1964年入美国籍,2015年放弃了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
11) 杨振宁的此一工作为Yang C N. The Spontaneous Magnetiz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Ising Model. Phys. Rev.,1952,85:808,他曾建议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者张承修研究长方形格子上的二维Ising模型,使得张得出关于临界指数普适性的概念。杨曾在天津南开大学的一次讲演中说:“在1951年我写出了伊辛模型的方晶格的磁化以后,过了一年我到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去访问,那里有个研究生,即张承修教授,现在武汉。我对他说,你也许可以把我年前的工作推广到一个长方型的晶格做同一计算,这个计算也很复杂,不过方晶格计算用过的方法都可以搬来,只是要改一改。这样他计算了几个月,把结果得出来,文章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他的文章的尾巴上加了一段话,指出在二维空间中方晶格和长方形晶格得出同一β值的结果,都是1/8,也许具有普适性,我相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文章上有这样的观念”[3]。
12) 他们的这两篇文章为:Yang C N,Lee T D. Phys. Rev.,1952,87:404及Lee T D,Yang C N. Phys. Rev.,1952,87:410。注意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作者姓名排序是颠倒过来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