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新民学会成员致力“国兴”的历史逻辑(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1921年春,毛泽东回到韶山,教育弟妹们投身革命,他先后有六位亲人献出了生命。42岁加入新民学会的何叔衡,是年龄最大的会员,依然洋溢着青春奋斗的气息。1921年6月29日,他与毛泽东代表长沙党的早期组织,乘一艘小火轮离开湘江码头,到上海参加党的一大。就是这样一位新民学会骨干会员和党的重要创始人,1935年在长汀战斗中壮烈牺牲,实践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新民学会会员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还有蔡和森、向警予、夏曦、郭亮、罗学瓒、张昆弟、彭璜、李启汉、陈昌、谢南岭、陈子博、彭道良、欧阳泽、罗宗翰等多人。
青春兴于奋斗,而奋斗改变“国运”。新民学会成立时,罗章龙曾赋诗一首,前两句这样写道:“济济新民会,风云一代英”。历史的演进印证了诗人的预感。新民学会从成立到逐步停止活动,虽然只有三年多,但铸造了永恒的奋斗精神,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李维汉、谢觉哉、蔡畅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靠奋斗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人生,而且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界优秀青年座谈会上的谆谆教诲。今天,我们回首新民学会革命先驱的奋斗历程,重温习总书记这段语重心长的教诲,备受鼓舞,深得教益。
5 青年兴于“梦想”而实现“国盛”
青春年华,光顾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真正美好的青春,属于那些既仰望星空、放飞梦想,又脚踏实地、追梦圆梦的人。
与其说一百年前新民学会在湘江之滨正式成立,不如说一群放飞梦想的青年在岳麓山下激情聚首。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不源于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伟大梦想的驱使。他在创办《政治周报》时明确宣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梦想。
与国家和民族相连的青春梦想,才真正魅力四射。五四时期,新民学会能够在众多青年社团中脱颖而出,就是把个人理想、青春梦想,与追求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中国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蔡和森在一次赴京筹备旅法勤工俭学途中,颇有感慨,即兴赋诗《少年行——北上过洞庭有感》,其中“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佳句,抒发的正是放飞梦想、肩负天下的万丈豪情。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梦想交了一份“两千年来历史上破天荒的荣誉作业”,点亮了“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毛泽东这样评价他:“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向警予牺牲时,年仅33岁。在她诞辰120周年的时候,家乡的人们这样形容她:警予,您因信仰而永远美丽,也因梦想而永远年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