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轮胎厂非洲历险记(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节约成本当然是建厂的第一动因。
在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建厂的吴延军,是佛山企业涂亿装饰材料(下称“涂亿”)的总经理。他算过一笔账:在非洲建厂前,涂亿在当地已有40多个贸易客户,定期把产品从中国通过海运送到当地;产品每“走一趟”要45天,每一趟发货还得先攒够两个柜的量,再加上货到付款,“相当于我们出钱,帮非洲客户把仓库设在了自己这里。而在当地设厂,可以省下高达九成的流动资金成本。”
此外,由于贸易门槛低,在非洲做贸易的中国商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这已然是一片红海竞争。
“而且随着非洲货源越来越丰富,国家对贸易的政策支持不如制造业了。反观制造,乌干达对制造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大部分免税,我的工厂能消化自己的订单,很安全。从贸到工,完全是顺势而为。”陈帆说。
2013年,陈帆在乌干达开建CCLE摩托车轮胎工厂。10年后的今天,其工厂生产的轮胎已经占据乌干达90%、东非60%的市场份额。
这两年,最让陈帆忙碌的事是新厂的扩建。“刚来非洲经济实力不够,只做低端产品。现在要做高端,这部分已占业务的30%了。”陈帆说,今后非洲工厂也会不断提升附加值,优化供应链与管理,扩大品牌价值。
同时,他的摩托车轮胎王国已经延伸到了加纳、尼日利亚,并计划继续向东非扩张。扩张背后有一种迫切:东非摩托车市场保有量500万辆,加上汽油价涨后更多非洲人从开汽车转向摩托车,“只要政府不打压,这个市场大有可为。”陈帆说。
念好“缺”字经
像陈帆这样的个体创业者或小微企业,是掘金非洲的中国投资者中最有代表性的群体,也是最有可能在非洲赚取红利的群体。他们体量不大却善于灵活应变,高度契合了非洲这片短缺的新兴市场。
河北人张志刚首次踏入坦桑尼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那时候,如今稳坐非洲大陆通信网络市场半壁江山的华为,也才刚进入非洲市场1年,中国商人去非洲的“淘金热”还远未掀起。而张志刚却被报纸上一篇报道非洲的“豆腐块”文章吸引。他至今仍记得那篇文章标题叫《风风火火闯非洲》。而这也成了他闯非洲的契机。
初到非洲,张志刚一天只吃一顿饭,最多再在路边买个椰子解渴;白天拿着计算机讨价还价,夜里点着蜡烛埋头干活。他卖过箱包、瓷砖,赚到第一桶金后顺势开工厂、造产品,并去乌干达等多个东非国家布点工厂。
如今,张志刚的床垫厂生产的产品占乌干达60%—70%的市场份额;投建的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吸引了3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解决了大量当地就业,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桥头堡。张志刚本人则被冠以“乌干达工业投资之父”的称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