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浸润,用数字来护航,我的《前哨》之路(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剧本渐趋完善,二度创作的各个方面也都精益求精。仅以多媒体设计为例,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多媒体创作会就开了八九次,平均下来导演组和设计师几乎每周碰一次,二十多个场景每次都需要提交新的方案以供讨论,工作量非常大。设计师去龙华烈士陵园、左联纪念馆、鲁迅故居等处多次进行采风。进场后调整了正投的成像面,于是又紧急增加了五处修改,但在后期制作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设计师依然对与演员配合的动画反复调整,以求和演员的动作严丝合缝。

在文字中浸润,用数字来护航,我的《前哨》之路


这种似乎来源于胡也频的要把一件事情做成的劲头,在整个剧组中逐渐弥漫开来。尽管我从去年9月份便专注于《前哨》这一个项目,但在无数个工作的深夜,依然会有战战兢兢的感觉,怕自己做得不够,对不起英烈。
好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用殷夫的诗句来调侃:“明日呢,这是另一日了, 我们将要叫了! 我们将要跳了! 但今晚,睡得早些也很重要。”
“姑娘,你很美丽/但你不是玫瑰/你也不是茉莉/十年前的诗人/一定要把你抛弃!”
殷夫实在是一个天才的诗人,这一节的标题也来自他的诗,《写给一个新时代的姑娘》。其实殷夫原作是歌颂新时代的革命女青年,“不爱红妆爱武装”,虽然手“磨得粗黑”,脸颊被“吹得憔悴”,但却是“新时代的战士”,是“我们的同志”,诗人要和她“同作战,同生死”。然而作为标题的这五句诗韵律感强,文字明白晓畅,于是在创作过程中,常常被我们拿来故意曲解误用,以作玩笑。
放在这里作为标题,其实也是想再次曲解,借此谈谈一个在创作期间反复讨论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戏,又是做给什么样的观众来看?既然“十年前的诗人”,就会产生审美的不同,把今日的美丽姑娘给“抛弃”,那么我们又何来的信心,把一个九十年前的故事讲好,可以吸引当代的观众呢?

在文字中浸润,用数字来护航,我的《前哨》之路


文本给出的答案,是设置了三个时代:20世纪3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当下。90年代,青年王近清苦地研究那生活并牺牲在30年代的五烈士,写下一个未完成的剧本,到了当下,成长为教授的王近指导自己的学生排练这个剧本,引导他们探究30年代。三个时空两明一暗,不断交错,如物理学中的三体问题,产生了复杂的呼应与关联。这一当代化的结构设置给观众在剧场空间以外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空间,也给二度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温床。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