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小巷精神长:倾听老中青三代人的小营故事(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人人参与卫生工作,是小营巷延续至今的传统。
现在,来小营巷的游客数量有增无减,但是旅游高峰时间段的卫生工作做得更好了。曹琛也渐渐发现了卫生工作的“密码”:“搞卫生没有捷径,就是要这样不停地走、不停地劝。”
年复一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小营巷的外部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巷子也迎来了三分之一的新小营人,他们成为传递“红巷”精神的一部分。
几年前,来自江西的老张一家三口住进小营巷的老墙门。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忙于工作,老张和爱人并不了解小营巷约定俗成的规矩,墙门的外面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瓶瓶罐罐,在阴暗潮湿的老巷子里极易滋生蚊虫细菌。
老张的儿子张子豪是小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平时放学后就常在社区的红巷生活馆看书、写作业。于是,曹琛发挥自己的“专长”,她拉着小子豪说小营巷的历史故事,那些热火朝天的爱国卫生运动场面,经过她深入浅出的描述,成为一张张连环画定格在小子豪的心中。
很快,小子豪成为了老张一家的“卫生宣讲员”,他的父母跟着他的故事,自觉践行小营巷的约定,主动清理了门前的垃圾,为小营巷的环境卫生贡献绵薄之力。
……
润物无声。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这样微小却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问曹琛,在小营巷做卫生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笑笑说:“当然是让‘红巷精神’成为老小营人、新小营人,还有路过小营的人共同的约定。”
从一件小事到一支队伍
“标兵”之路越走越有底气
我们寻访的青年一代小营人,是不到半年前刚“接棒”卫生工作的第八代卫生委员朱凌翔。早晨8时,他就带着我们开始了一天的例行工作——巡查社区卫生状况。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仅有0.29平方公里的小营巷社区,走完一圈需要经过8条巷子、检查13个无人垃圾房、保障3600多户共106600位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工作,朱凌翔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
一个半小时后,这位90后年轻人才有空停下来与我们说起和这条巷子的渊源。
2017年11月,朱凌翔结束了过去从事的社区帮扶工作,成为小营巷第八代卫生委员。上岗的前一天,他失眠了。“听说过、向往过小营巷的爱国卫生运动,但从没想过这个担子会落到自己肩上。”
第二天一早,朱凌翔准时到岗。除了完成卫生委员的例行工作外,他还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拜访巷子里的老居民,他们是小营巷卫生工作的传承者、见证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