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百态:全网最详细的英国文学汇总(2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诺曼·麦凯格(1910-1996):曾在40年代与英国的“神启派”诗人同游,但不久改变诗风,写一种语言有古典式的明净而内容富于思辨意味的作品。代表作有《失败》、《我的位置上的人》等等。
埃德温·摩根(1920-2010):他认为时至今日,生活和环境变了,诗也应该变,不该老是沉吟于农村、海岛,而应“承认环境”。
伊恩·克赖顿·史密斯(1928-1998):岛民诗人,他的英语和盖尔语作品里都有海的气息。不同于麦凯·布朗的,是他写得更朴素,更多自我嘲弄。代表作有《老妇》、《自我写照》等等。
索利·麦克莱恩(1911-1996):先用英语写诗,诗风模仿艾略特、庞德,但不久觉得路子不对,回头用盖尔语写,写出了既有纯朴的岛民情感又有当代西欧意识、在艺术上则充分发挥盖尔语的音乐性、形象性等特点的抒情诗,主要的诗集有《写给埃姆赫的诗》、《大潮与小潮:1932—1972年所作诗选》。

(5)二战及战后文学


基思·道格拉斯(1920-1944):以二战时期的战争诗歌和他辛辣的西部沙漠战役回忆录而闻名,诺曼底战役期间阵亡。人们普遍认为他最好的诗歌与20世纪最优秀的战士诗并驾齐驱。代表作品有《形象》。
伊丽莎白·鲍恩(1899–1973):英国作家。她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洞察入微,主要关注英格兰和爱尔兰中上阶层人们的情感和彼此之间的微妙关系。代表作有《日中》、《心之死》。二战期间她也利用了短篇的特点写出了人们——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在空袭中的复杂心情,往往只从一件小事、一个侧面着手,务求写出气氛。
H. E. 贝茨(1905-1974):其长篇小说《好风吹向法国》写一架英国轰炸机在飞向大陆途中机件发生故障,迫降在法国德占区的故事。贝茨是一位多产作家,写此书时年未40,已出版7部长篇小说,3个短篇小说合集,还曾以“飞行军官×”的笔名写过两本关于二战的作品,即《世界最伟大的人民》和《勇者如何安眠》。
伊夫林·沃(1903-1966):在青年时期就有文名,写过一系列讽刺小说。1945年二战胜利之日,他的新作《重游勃赖茨海特》(我们简称为《故园风雨后》)出版了。
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也有许多杰作,如艾伦·穆尔黑德的《非洲三部曲》(1944)和《蚀》(1945)、战斗机驾驶员理查德·希拉里写的《最后的敌人》(1942)、C. S. 福里斯特的《追歼俾斯麦号》(1959)、科尼利厄斯·瑞安写的《最长的一天》(1959)等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