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杂书馆的故事(系列)戈捍(11)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苍茫滇南山中,火车从山脚爬到山顶,确实不易,铁路修成螺旋状,火车一圈圈盘山绕行,尽管后来蒸气机车的动力加大了,所拉车厢也在增加,但有些路段很难牵引。有的时候,火车尾部还会再加一个蒸气机车头,前面拼命拉,后边使劲推。司机老王回忆:车速很慢,在危险路段跑25(时速)公里,安全地方跑40(时速)公里。如此车速,也就有了“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笑谈。
一些胆大的伙子为了炫耀胆量和机敏,竟能跳下车去,与火车同步慢跑,然后又爬上车来,享受着同龄人倾慕的眼光和赞美。更有甚者,站台上卖煮米线、炒饵块的小贩上车售卖,待乘客吃完时,火车已驶出站外很远,他们竟能手拿托盘,拎着碗筷,跳车返回,人不跌跤,碗不摔破。车速之慢,可想而知。这些举动常常气得司机老王吼叫不已,会捡起煤块打将过去,以示警告。
说到胆大,就得算那些男娃娃和买不起车票的山民,他们乘车往往不买票,自称是“混车坐”。特别是动乱年代,与众不同的乘车方式是不坐车厢,而坐在车顶。如此乘车,乘务员逮不着他们。车顶上,或几人相拥,或一个独坐,既可观赏四周风光,又避免了车厢内拥挤闷热,但会“吃”更多的煤烟。如此惊险经历,会使小伙子们激动不已,车顶上大呼小叫,回家后兴奋得整夜难以入睡。当年昆河铁路上有这样的顺口溜:“蛇形的铁路,爬行的火车,英雄的司机,玩命的乘客。”
对司机老王而言,火车就是他的生命,有着深厚感情。开了30年的火车,从开蒸汽火车到内燃火车,先后带了20多个徒弟。“饭盒周围这些发黑的印记,就是父亲在锅炉旁加热形成的。” 王师傅说:那时,一到午饭时间,大家就轮流加热饭菜。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总是有说有笑。
听完王师傅的“司机老王开火车”的故事,再次抚摸“腰子饭盒”,心中感慨颇多。那些看似平常不起眼的物件,每一件都有故事,无不与那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它们是见证,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一种生活;它们更是情怀,诠释了那一代人的智慧与乐趣。

老昆明杂书馆的故事(系列)戈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