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打call」一词被错用的现象?(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直到后来我在自考本科英语的时候,学到了一门叫做“现代语言学”的课程。看名字就知道,这是门专门研究语言规律以及发展变化的课程,从语言的语音,文字的形态,语言的运用,语义语用,心理语言,社会语言等各个角度和层次去研究语言到底是怎么产生以及如何演化的一门课程。
其中绪论开篇就提到了两个概念,语言的规定性和语言的描述性。所谓规定性,最直接的就是语法上的条条框框,告诉你为什么汉语里你只能说一条狗一匹马,而不能说一匹狗一条马,以及英语中第三人称要用单数等等。而所谓描述性,就是不对语言进行规定,不讨论对错,只是单纯的描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正在使用以及不断变化的语言行为。比如黑人英语中,Marry is interesting中常常直接省略be动词,变成Mary interesting,在传统语法中这明显是错误的,但在现代语言学中,不讨论对错,只讨论现象,以及总结现象规律。
当然以上所列举的两个例子属于语音变化的范畴,与“打call”联系并不大,主要是目的在于阐释,语言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语音可以变,语义同样也可以变。
具体到“打call”一词,我们已经知道“打call”一词中的“call”的意义来源于日本,如果对“call”下一个最初始的定义,我们可以定义为:CALL一词指的是演唱会Live应援文化的一种行为,该行为一般由御宅族或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气动作所组成,其中包括跳跃、拍掌、挥动手臂和有节奏地喊口号等。
但是一种说法被发明出来,并且得以流行,在这个过程中语义将无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日语中“手紙”一词,这个词很明显是由汉字组成的,如果我们从汉语当前语境下来看,这明显是卫生纸或者厕所方便用的手纸。但是在日语中却是“书信”的意思,当然我们不能笑话日本人竟然把手纸当做书信来用。因为在语言学中,这明显属于语义的变化,语义既可以扩大化,也可以狭义化,也可以演变成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意思。
所以说“打call”一词演变到现在,完全就是语言的正常演变,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语言的演变一经产生,尤其是这种大众自发的演变而非官方规定,将不再受到任何人为的控制。而试图纠正这种语言朝着所谓“错误”方向演变的行为也往往是徒劳的。所以当我再次听到冰雨,听到“kuai”子手的时候,顶多只能抱有如下表情了:

如何评价「打call」一词被错用的现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