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打call」一词被错用的现象?(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网友二:以后这类混杂多种语言的借词、杂糅词会越来越多,但由于使用人群外语水平以及对国外文化的理解程度并不一致,就会出现用法的偏讹、迁移,以及词义的引申、缩小或扩大。而且出于陌生文化的词汇有提高使用者自身优越感的效果,这种趋势往往是愈演愈烈,直至语言之间完成高度融合,不分彼此。即为“克里奥尔语言现象”(不同语言的交融形成全新语言的意思,克里奥尔名字源于加勒比海域最早一批有明确记录的杂糅语言民族“克里奥尔人”,欧洲人与非洲人为他们的血缘主体,融合了葡萄牙语、西班牙语、非洲各土著语、英语等语言。)
汉语中明显的例如:show——秀(完全跑偏【秀】的本意,并且与英语show的意义并不完全重合,比方说英语里“现身”、“显现”也能用show,但中文不行);
cool——酷(完全跑偏【酷】的本意,英语里“冰冷”的含义也在中文里弃用);
have a party——开趴(办聚会)
high——嗨(兴奋、快乐)
以上是较老的,新近的比如:英语到日语再到中文的“打call”;中文到英文的“武侠”(许多欧美人以为wuxia就是中国网络小说的意思);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以西非沿岸为代表,喜欢把亚洲面孔的男人戏称“shifu”、“sifu”、“xifu”等(这里用拼音的读法),是因为看多了86版西游记,里面出镜最多的男性人类就是“师父”唐僧。
网友 三:使用延伸义的同时请尊重原意的存在及其使用者。
首先,一个语言的词义的演变结果确实是可以不论对错的(人民大众喜欢你算老几?),但过程不可以。比如说“空穴来风”相反词义的出现,究竟是语言学家主动提出的,还是半桶水的媒体编辑们望文生义之后的以讹传讹呢?
其次,现在的局面的造成,总结成一句话:延伸义使用者对原意的不尊重甚至不承认。打call在主流社会中的大多数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直接抛去了原意,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在使用这个词时根本不了解原意的,更有甚者妄图将延伸义篡改为原意,这就激起了原意使用者与延伸义使用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看到有人举出了“小姐”“奇葩”之类的语义演变的例子,可这些词语的原意应当是中学生水平就应该掌握的,“为xx打call”的使用者们呢?
再有,“原教旨主义”的帽子我们接不起,绿绿被黑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可这是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主动入侵啊,我们守护自己的阵地怎么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