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民教育的拓荒者|陶行知诞辰130周年(3)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陶行知在今天的名声,完全无法与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比肩——后者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的校长,身居学界要津,自身声名煊赫,他们的学生更是通过重重选拔、万中挑一的菁英,这些学生们毕业后或身居高位,或术业有成,立于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当那些菁英教育培育出的社会英才,以他们的名望和地位追怀颂扬同样蜚声于世的校长时,陶行知的学生,却仅仅是最普通不过的工人和农民,他们的纪念和颂扬没有冠冕堂皇的辞藻,那些质朴真挚的语言也没有连篇累牍的报章愿意刊载。
这正是菁英教育与平民教育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教人做一个人上人,还是教人做好一个普通人?
陶行知的回答是,做好你自己。这段话许多人耳熟能详,但它太通俗,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它正出自陶行知的《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赴美途中与同学在邮轮甲板上的合影,前排左一为陶行知。
少年即将远行。
1914年8月15日,一艘名叫“中国号”的邮轮,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码头启航,前往美国。船上近百名中国留学生对即将抵达的新大陆内心充满憧憬。其中一名留学生如此描述启航时的盛况,“船愈离愈远了,乘客和送客都拿出雪白手巾来互相挥着,几百条雪白的手巾好像几百面小国旗在空中飞舞着,多么美丽!”
对这些年轻的留学生而言,船中生活,也充满了快乐。“一日六餐:三餐大菜,三餐茶点,我们百余人吃得胖胖的,有点像猪猡了……我们先吃清汤,再吃混汤。吃了鱼,又吃虾。吃了猪排,又吃牛排。吃了家鸡,又吃野鸡。吃了蛋糕,又吃冰淇淋。吃了茶,又吃咖啡”。除了丰盛的饮食之外,船上的娱乐活动也让这些年轻的中国少年玩得起劲,“白天在船板上可以掷绳圈,抛圆板。晚上弹琴唱歌,着实热闹”。
但就在这一派喧嚷欢乐之中,有一位24岁的少年,却独自向轮船的机器间走去。他记得教科书上提及轮船是由蒸汽机关推动的,因此他想要看一看轮船行驶的机械原理。但当他走到负责给机器间蒸汽机供应烧水燃料的火舱门口时,却看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