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四章现象学运动第一节现象学概论(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六年之后,即1900年,胡塞尔接过了“现象学”这一概念,创立了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但与传统哲学,而且与自然科学划清了界限。首先,他同意说任何科学(哲学在他看来是一门科学)都必须以现象为对象,传统哲学的错误在于在现象之外设定了一个不可直接显现的、自在的领域,但这一领域的存在与性质却要依靠主观思维来设定和推理、论证,因而被赋予哲学家们自己的意图,带有主观随意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领域不是被证明不存在,便是被转化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摆脱哲学危机之路便是抛弃传统的区分,回到事物本身,以现象为研究对象。但是这不意味着,胡塞尔把现象当作经验科学的对象,相反,他反对实证主义对现象的解释。他坚持了哲学是最高科学的这一传统立场,“最高”的意义不是说哲学研究领域高于科学研究领域,而是说哲学是“最严格的”科学。
经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象的一个方面,因此对现象采取了为我所需的实用态度,它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一定需要,对现象进行割裂。科学的理想是明证性(evidence),但经验总是有一定前提的,这一前提是主观需要、观察点以及先前理论等因素的混合产物。前提的随意性决定了经验科学不可能达到严格的明证性,不能研究事物本身,而只能研究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性质。哲学要以事物本身或现象为对象,就要抛弃一切前提。哲学应该是无前提的,这将使哲学真理达到科学的理想——不偏不倚的明证性,使哲学成为严格的科学。
胡塞尔以后的现象学家对于现象学是不是科学这一问题持不同意见,但他们的共同倾向是,作为哲学的现象学高于科学,它研究科学的前提以及人的生存的前提条件,但却没有自己的前提。现象学之所以能够担当这一任务,正是因为“现象”是科学的前提,同时显示自身,现象学能够在研究现象的自我显示过程中达到无前提这一最高的哲学目标。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一个由不同理论、学派组成的思想运动。各种现象学理论和学派的一致性表现在,他们都采用了现象学方法。斯皮格尔柏格(H .Spiegelberg)在《现象学运动》一书中把现象学的本质特征限定为现象学方法,并总结出现象学方法的七个要点,其中前三条带有普遍性。现将这七个 要点介绍如下:
1. 考察个别现象。其具体途径为现象学直观、现象学分析和现象学描述。现象学直观实际上是从专注于现象的某一点开始而生发开来的自由联想,直到对这一现象一切可能的方面、性质和形态都获得清晰的观念。它不仅起综合作用,而且强调自由的想象。现象学分析是把呈现于直观中的各种观念加以分类的过程。分类需要概念名称,这里包含着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现象学描述即使用分析中获得的概念、名称对直观内容进行描述,也要在语言中把思想观念明确化、固定化。我们可以用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过程。假设考古学家发掘出一块金属碎片,他通过直观,把能够想象到的碎片的方方面面综合在一起,想象它原本是什么事物,使用诸如“酒器”、“铜器”、“祭祀用品”、“文字载体”、“陪臣用品”等概念来指示它的形状、性质、文化功能和象征意义,等等。在对这一器皿的全部意义的描述中,考古学家不但达到了这一事物的知识,而且知道了它的使用者和制造者,乃至当时的社会环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