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后裔策划著名诗人诗颂云台山作品选(10)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这跟他老爹自己杀死自己去尽孝一样,似乎无可厚非。但是,郭巨要活埋的是三岁的幼儿,没有觉悟力,更没有反抗力,他哪怕不同意父亲通过牺牲自己去尽孝也不行。因此,用现代法律观念和生命观念来说,郭巨是以杀人的方式尽孝。这是断断不可的。因此,鲁迅说,这个高尚的故事给他的心灵留下了巨大而长久的阴影,“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这样的父母观念其实不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而可能是象征性意义上的,比如国家,比如朝廷,比如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伦理学前提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从这个前提我们可以彻底领悟君王们热衷于旌表孝子孝女们惨烈的孝行的根本用意。
不过,这个故事的微妙在于这一句“妻不敢违。”“不敢”的潜台词是“不愿”。郭巨的妻子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显现了比男人更本真更伟大的人性和人情。男人可以为了一个观念或规矩或利益而任意牺牲自己乃至亲人,而女人可能不同意。也许生命是由她们孕育的缘故,她们的生命护卫意识更强,尤其是对于自己孩子的生命。
在这个故事里,郭妻是一个母亲,作者交代了她的心态。我想知道的是另一个故事角色更重要的母亲的心态,即郭巨的母亲本人如何看待郭巨要杀子给她尽孝的疯狂想法。我敢肯定的是:老太太只要脑子还正常,绝对不会答应。
现代社会的父亲的观念可能有点母亲化,即更加看重孩子生命的可贵性和独立性,不再把孩子看做自己可以随意驱遣挪用乃至褫夺的私有物。我在听了孝女塔后面的传说之后,说了两句话。1,假如朱四娘提前知悉自己的女儿要通过跳崖饲虎的方式来给自己治病,那么她绝对不会同意。2,假如我女儿哪天要用任何自戕的方式来孝敬我,那么我绝对不会同意。
我突发穿越时代的奇想:假如七贤在悠游的时候突然抬头,正好看到那孝女从悬崖上跳下。他们作如何想?他们会同意她的这一壮举吗?
清代一品大员毛昶煦在孝女塔前题诗云“巍巍唐州塔,一千二百秋。孝女何处去,魂随七贤游”。就好像七贤跟孝女在精神和观念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他们的魂魄能同游。我认为,这实在是这位高官昏头昏脑的想法。作为超越名教或者说礼教的先知先觉先行者,七贤是不会同意这姑娘如此行孝的。他们不同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道家的信奉者,而道家惜命贵生。嵇康看重的就是身家性命,希望自己能尽享天年,其《幽愤诗》云:“托好老庄,贱物贵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阮籍也希望长生,为此不惜远游(要知道按照儒家原教旨主义的教诲,“父母在”是不能“远游”的,其《咏怀》之二十五云:“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他们认为,生命固然来自于父母,但根本的起源是道,道是超越世俗意义和生物学范围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天地;任何世俗力量,包括君亲师和三纲五常都不能随意剥夺这阴阳五行参与创造的生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