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青年:黑泽明逝世20周年祭(1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日后成为日本电影中流砥柱乃至泰山北斗的黑泽明,也难以在个体与文化的冲突中独善其身。尽管在电影生产消费系统中,导演对影片的控制与完全掌控创作过程的作家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以黑泽明为代表的很多日本电影导演,都采取了作家式的创作方式。
黑泽明在创作中的铁三角模式,被众多影迷津津乐道。第一个铁三角是编剧铁三角,黑泽明最为杰出的几部作品基本上都由黑泽明与桥本忍、小国英雄、菊岛隆三等几位编剧以小创作团体的方式“磨”成;第二个铁三角则是由三船敏郎、志村乔及藤原釜足等演员构成的角色组合,三船主演,志村乔与藤原釜足则担纲戏份吃重、心理世界较为丰富复杂的配角。
这两个铁三角基本上贯穿了黑泽明自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整整二十年的创作历程,无疑,这样的模式大大增强了黑泽明在创作中的控制力,但是,在美国、香港等商业规律至上、效率效果至上电影工业体系中,这样缓慢低效而长期缺乏变化的模式,几乎难以想象。
仅从黑泽明在媒介艺术运用上的特点,就能看出这种作家—作坊式的创作模式保守而缺乏变化,难以紧跟市场发展的弊端:黑泽明1958年第一次运用宽银幕技术,拍出了《战国英豪》——最早的宽银幕技术产生在1927年,1953年,福克斯采用这一技术拍摄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The Robe,次年,好莱坞大制片厂基本上都已经接受和运用了宽银幕技术。
如果说黑泽明接受宽银幕技术的时间不算太晚,那么,黑泽明在1970年才拍出自己第一部彩色电影《电车狂》就显得有些夸张了——与黑泽明的传世之作《七武士》同年上映的《宫本武藏》(稻垣浩)早在1954年就成熟的运用了彩色电影技术,在海外获得了更好的接受效果,夺取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