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为何古代把这种屠夫称为侠?(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她抱起孩子让他吃奶,怜惜之情,难以自已,抚爱久之,终于放下孩子而去。王立送走了她,回来一看,满床鲜血,儿子已经身首异处。
这就有点让人想不通了,当然,只是现代人想不通,以前的书中,此类侠很多,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
但似乎古代写侠的人特别爱以此类方式表达侠士的“忍”,能忍得了常人所不能忍。这女人杀子,不过是想与过去一刀两断,完全割舍自己心中的眷恋,与“挥慧剑,斩情丝”一个道理,手段狠辣,常人是做不出来的。
这也不是特例。唐传奇《聂隐娘》中的聂隐娘,甚至《聊斋志异》中写的侠女,也有如此手段。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性格也特别能“忍”。敢割舍,而且不择手段。
这很让人想不通,倒是日本“忍者”有些行为,跟他们很像。
总之,看上去不像是中国的侠。
其实中国古代的侠就是这个路子,能克制自己的温情,因为情,无论什么情,对于侠来说,都是一种牵绊,做起事来有牵挂,就无法坚决果断。
到新派武侠小说兴起,侠的的角色才变了,至少正面人物,必须重情义,有温情。那些残忍毒辣的,通常都是坏人。
但凡事必有因。古代作者如此写,肯定有他们的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古代对于侠客的观念,与近代和当代完全不同。
在古代,从司马迁开始,一直到李白、杜光庭、蒲松龄等,都是贯彻那个观念的。
因为古代对于侠,主要看重他的行为是为了谁,也就是说,侠,最重要的东西是帮助他人。
《水浒传》电视剧的那首歌曲就唱得很到位——“路见不平一声吼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