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疫苗背后的英雄!(3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由于是借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P3实验室,所以赵玉秀和团队用的所有物料,哪怕是一瓶水、一个滴管都要来回拉运。
“因为在没有彻底证明病毒被彻底灭活之前,我们是不敢拿出来做的。正常配制溶液之前所有配溶液的器皿要灭菌,然后配置、除菌、过滤、分装、包装……这些我们后方的同事给做好拉过来之后,我再一层一层的拆包装,再拉进去使用,用完的所有东西再全部运出来。另外,因为后方同事没有进过P3实验室,他们不知道场地有多大,操作过程中有些需要根据空间进行设备摆放、管道连接等,这些沟通除了靠口头外,我和后方同事都是靠画出来。”赵玉秀回忆道。
“能参与这个项目,我倍感荣幸”
2003年考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赵玉秀,选择的方向是免疫学。因为在她看来免疫学虽然是偏理论的学科,但非常有意思。师从王辉的她在硕士期间做了两个课题,主要是检测疫苗杂蛋白的含量。自此,赵玉秀的研究方向和当初她想象的越来越不一样。
毕业之后就留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赵玉秀一直从事疫苗研发、工艺开发等工作,做过脊灰、乙脑等。“以前我也参与过很多项目,也有很紧张的时候,但基本都是短期的。这一次差不多持续了整整一年,身心俱惫。这一年连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我都没感受到,偶尔看朋友圈,看到朋友们发花开了、银杏叶黄了……才意识到,哦已经是春天了,已经是秋天了,就这样又到了冬天。”赵玉秀说到这里,长吁一口气,在无数次特别特别忙、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真的想过放弃。
当问及最长是多久没有回家时,赵玉秀回想了很久说,大概一个多月吧。我们的作息规律就是为样品和工艺服务,不管到了什么环节,随时都要有人。
她除了是负责新冠疫苗的研发人员,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当问及孩子,赵玉秀的语气中带些愧疚的同时也透露出丝丝无奈:“我平时管的就很少,今年就更少了。不但见面少,连电话都很少打,因为在P3里面也打不通,等晚上能出实验室时,所有电话也都是工作的事。”
“回首这一年,现在感受最多的是成就感和自豪感。”采访最后,赵玉秀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之前并没有觉得做这件事情有多么伟大,但越往后做越觉得伟大。因为很多无形的东西加在了我们身上,大家都寄予了厚望,所以能参与这个项目,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很幸运。
“疫苗上市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面对记者最后这个问题,赵玉秀笑着说:放假,睡觉,补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