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书艺术的活化石—当阳打鼓说书(9)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玉环听说很高兴,收拾打扮下楼亭,左边梳的盘龙簪,右边梳的水波云。前梳乌云梳上顶,后梳燕尾(的)红头绳,上穿红棱褂一件,下抹百摺水罗裙……"

鼓书艺术的活化石—当阳打鼓说书


采访鼓书艺人李万尧(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模仿和细节描绘是艺人们常用的表现手法,能使观众进入角色,了解故事情节。如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能使听众对各种人物角色加深了解,便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其次是声音模仿,打鼓说书是一种坐唱形式,艺人多为盲人,不便用眼神、动作和舞台调度来表达,艺人们在表演中注重声音的模拟,如""咚"的一声,张大红就跳进了院墙!";其三是细节描绘,如场景描绘:"张大红个子很高,他扳着院墙一看咯,看见这个玉环女子人才生得十分美貌,看她就像是仙女下凡……"又如心理描写:
"我实指望到武昌求功名,哪晓得如今倒了运,皇榜上没见我的名,我本想今天回家转,没有脸面见娘亲。左思右想无计定,万般无奈跳江心,人活百岁也是死,不如早死早托生……"
另外,唱词说白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腔调的喜怒哀乐,鼓点的轻重缓急,也是艺人们准确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鼓书艺术的活化石—当阳打鼓说书


打鼓说书艺术进校园(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四、当阳打鼓说书的历史渊源
当阳打鼓说书源远流长,据艺人代代相传,打鼓说书的祖师爷为春秋时期的孙膑。孙膑被庞涓所害,成了残废,便以打鼓说书形式乞讨谋生,以满腹经纶教化众人,从此便有了打鼓说书。据文献记载,打鼓说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楚辞中也有关于鼓用于歌舞的记载《九歌·东皇太一》:"杨木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九歌·东君》中亦有"纟亘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当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楚国早期都城,打鼓说书在萌芽阶段,应该受到楚文化的直接影响。例如以鼓伴唱的演唱形式可能源于楚地歌舞,在唱词说白上的诙谐幽默则吸取了楚国乐人优孟"滑稽多辩"、"擅隐语"的特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