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热浪潮:19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中的美国想象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恳请您点击右上角,订阅“媒介之变”的百家号。
陈国战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启动,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当代文艺作品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国际视野。如果说198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依然聚焦于国内政治问题,美国只是作为一个叙事背景而存在,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大撒把》、《北京人在纽约》等影视作品,到美国去寻梦以及由此而来的跨文化生存经验就成为作品表现的中心主题。时至今日,在电影、电视剧、畅销书等不同类型的大众文化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大量以此为主题的作品。纵观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变化轨迹——主人公从90年代初期奋不顾身地到美国去寻梦,到世纪之交尤其是2008年以来集体性地掉头转向。这种寻梦之旅上的折返跑,与“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等国家主义话语相互配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模式,也清晰地呈现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中美国形象的变迁。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出国故事几乎是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出国热”同步出现的。1984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放宽了出国留学的条件,“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①与此同步,一些影视作品也捕捉到了这一社会风潮,纷纷将镜头对准移民群体,探讨由此引发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如《留守女士》(1991)、《大撒把》(1992)、《北京人在纽约》(1993)等。从总体上看,这些作品表现出的对于出国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它们将出国处理成婚姻关系和稳定生活的破坏因素;另一方面,它们又将出国寻梦呈现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从而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
电影《大撒把》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这种情感基调。在送妻子出国时,男主人公顾颜虽然口头上说得轻松豁达,内心里却充满不舍和依恋,他十分清楚,妻子这一去很可能就有去无回了,这一别很可能是永别。在妻子进入检票口后,他不断变换位置,依依不舍地追寻着妻子远去的背影。与他不同,妻子虽然也有离别的伤感,但更多的却是跃跃欲试的兴奋,她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头也不回地向检票口走去。和顾颜一样,女主人公林周云也来机场为丈夫送行,不料却因伤心过度而晕倒在地。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丈夫手足无措,左右为难,最终,他将妻子托付给素不相识的顾颜,自己毅然登机远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