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盐商这么富,为什么还有入不敷出的风险?(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明清的盐商
明清之际的盐商
到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产生,市场经济具备了一个雏形,而制盐贩盐也因为成本的降低而逐渐扩散开来。
明政府采取的灶工制度让这些制盐工名义上属于雇佣,实质则是工奴,而这些灶工因为明中后期政治黑暗、经济下降还有政府强行将他们手中的余盐充公等原因不愿意出售私盐。
广大贫苦灶工渴望将这些余盐自行出售交易,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作为商家的商人也希望采购这些余盐以备不时之需,两者在共同利益下走到一起,促成了大量黑市交易。
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黑市交易仍然屡见不鲜。最后明政府被迫进行了改革,放开了对于余盐的贩卖管制,同时这一次变法直接导致了官场制盐的衰败,由个体商人为代表的新兴制盐业开始崛起,同时也因为地域差异分散为各个商帮。
清朝盐商与官府
虽然名义归政府管辖,但他们依靠庞大的财富逐渐开始摆脱国家的束缚。到了清朝,盐商更是权倾一时,依靠着庞大财富和名义上归于内务府的名声也是风风火火了一阵子,但之后却逐渐陷入危机,我们来看看一个典型的清朝盐商家族—长芦王惠民。
当时内务府的盐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就任职内务府的盐商,另一类则是被从商人中招进来的散商,王惠民属于前者。而之后的兴衰过程,也是许多清朝卖盐世家的典型例子。
王惠民家族在成为了内务府之后,便开始依靠内务府的广阔人脉进行扩张,首先便是跟地主土地兼并相似的大规模扩大自己的贩盐专卖区,又称引地。
先是收购了大量被朝廷以各种理由革职的盐商之地,再加上之前自己拥有的引地,销售额激增,那这样是不是王惠民家族马上就可富可敌国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