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赤壁、铜雀台……它们为何悉数覆灭,却又永远存在(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题写名胜》书影所有相关的文本由此最终进入一个“共享的互文风景”。在这一互文的风景中,共同的模式(篇章结构和诗行句式)大于个例之间的差异,对象世界似乎也是失语和被消解的,后来者用这种方法,破除影响的焦虑,实现对先来的“占有者”的瓦解。互文这种正义的编织之术有其具有破坏力的一面,但从另一角度看,它也的确因为在文本场域内部的角力而远离对象。商伟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题写名胜的判断为:“诗歌在构筑名胜风景时,并没有排除外部经验世界的具体细节和特殊性。但诗人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是发生在一个他们所共享的意象组合与篇章句式的系统中的。而这一系统又是通过互文关系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充实起来的。它制约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诗人的感知和表达方式,因此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个人可以从内部做一些调整,但不可能超越它,另起炉灶就更难。
”
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一个空间的记忆主要不是通过建筑,而是通过连绵不绝的诗文书写来维系的。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中任何一处名胜都是高度文本化的,它们并不完全依赖物质实体而存在。
安徽泾县桃花潭,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闻名,确认一处名胜的物理空间,需要依靠诗词以外的考古证据、物质遗存、方志史料、口述文献多种材料。对于上述判断的一个更为极端的佐证就是——中国的废墟书写。在文学中绵延
艺术史家巫鸿在《石涛和中国古代的“废墟”观念》中开篇即有这样一个疑问:
废墟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怀古诗里,在与诗歌具有密切关系的绘画中也应受到类似的重视。出乎意料的是,在我检查的从公元前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无数个案中,只有五六件作品描绘了荒废颓败的建筑物。更为典型的情况是,即便艺术家本人在题诗里描述了残垣断壁的景象,画中的建筑物也没有丝毫坍损的痕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