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3:西方能源经济的「虚假自信」(6)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盟国带来的剧痛与挣扎均指向这样一个事实——能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石,能源自主因而事关国家命运。
同时,英美的冷战政策遭受重大打击——它们长期将注意力集中于苏联与中国,但是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盟国(美国霸权)的潜在挑战正在显现。中东成为与苏联结盟的又一个超级对抗力量的潜在可能比石油禁运本身更令华盛顿畏惧。
从美国国会于1973年通过的《紧急石油分配法》,1975年推出的《能源政策和保护法》,到1977年成立的能源部,美国在通过法案重新定义其与化石燃料等能源的关系上作出的努力贯穿整个70年代。
石油禁运激励各国前往新的能源勘探地点,即“非OPEC”油田。尤其在1979年伊朗国王下台之后,飙升的油价驱使石油生产商转而前往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海、墨西哥湾和加拿大等更偏远、更困难的地方进行钻探。英国给予诸如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能够提供稳定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替代产区更多关注。
1980年,随着西方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降低,苏联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在1979至1985年间,巴西、埃及、印度、马来西亚和阿曼等小型非OPEC产油国产量翻番。加之美国本国石油产量的增长,世界石油产量戏剧性的大幅提升使得油价在1980后连续六年下跌,1986年更是缩减至近一半。

重回1973:西方能源经济的「虚假自信」


1861年-2014年战争与油价的紧密关系(来源:Goldman Sachs)

重回1973:西方能源经济的「虚假自信」


左图:1974年-2010年OPEC和非OPEC石油产量;右图:同期沙特阿拉伯和其他OPEC成员国石油产量,单位:百万桶(来源:Science Direct)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