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我的路》第二章草原我的青春(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1968年8月14日,我们大队派四套马的马车(四套马的马车是:中间一匹驾辕的马,前面三匹套长绳的马,在北京从来没见过。)接我们到大队,那是我第一次坐马车。在去大队的路上,望着那无际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洒在半山腰的一大片珍珠似的羊群,真好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远远的望见有几间房子,还有很多人,车老板儿说那儿就是大队部,到了队部暂时就住在那儿。我们学校来了三名男生五名女生,由于我们在校时是男女生分班的,因此和三名男生都不认识,互相之间没话说,都很拘束。那天有很多牧民老乡到大队部欢迎我们,看到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青年们,七嘴八舌指指点点,由于听不懂蒙语,所以也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
第二天大队把我们八个分成两个组,三名男生带上队里给准备的蒙古包坐牛车去了秀英乖浩特,我们五名女生坐牛车去了浩日劳乖浩特。“浩特”相当于牧业小组,牧业小组的名字都以组长也就是浩特长的名字命名,秀英和浩日劳都是浩特长的名字,乖是对老人的尊称。从此我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公社查干淖尔大队浩日劳乖浩特的一名草原新牧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个大转折——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从北京出发时一个专列的学生,估计怎么也有几千人,光我们学校就有六十多人。进入内蒙境内后,一路走一路“丢”,西苏旗和东苏旗留下多少不知道,到了阿旗好像还有五六百人,到我们查干淖尔公社一百四十多人,到查干淖尔大队只有我们学校的八个人,再到浩特就剩下我们五个女生。一开始还真感到有些凄凉。
我们来到浩特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起大队为我们准备的全新的蒙古包,我们不会搭包,只能帮助牧民递东西,包都是牧民帮助搭好的。因为在牧区,晚上都是睡在蒙古包的地上,队里怕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受不了地上的寒气,在包里还专门为我们特制了“木地板”,每人发了一块儿单人床那么大的羊毛条毡,据说挺隔潮的,在条毡上铺上从北京带来的行李就解决了睡觉的问题。
晚上点的是煤油灯,做饭用的锅碗瓢盆队里也为我们备齐了,牧民在蒙古包进门儿的右侧地下挖坑和泥帮我们盘起炉灶,炉灶不用土坯和砖,就地挖坑加水和泥,用手将泥砌成圆形的矮墙,上面放上锅,就是锅灶,很独特,还给我们送来了干牛粪,用来燃火。牛粪是牧区常用的燃料,装牛粪用的是白铁皮做的长方形箱子,特讲究!牧民为我们升起了第一灶炉火,牛粪火可旺了,什么味儿也没有,比北京的煤球炉子好着多了。我们这些北京来的学生开始了真正的牧民生活。来到牧区首先就是要适应草原的生活,我们学会了喝奶茶、烧奶茶、吃奶食、吃羊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