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网刊发报告文学《这是一块神奇的飞地》(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一 艰难探索的一个原点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荫荫正可人”。
迎着溽暑,笔者从深圳市中心出发,经水官高速、沈海高速,待得穿过惠州的淡水和惠东,历时一小时五十分左右,抵达120公里开外、位于海丰县鹅埠镇(街道)大德路三号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合作区)。在此盘桓的三四天里,笔者师徒二人(教授与研究生)在合作区的版图内,边听边看边采(询问与收录),自管委会的一把手,管理层的干部,至畲族村领头人父女、派出所所长、食堂领班、民间摄影师……较为详尽地采集了合作区下属四镇的历史沿革、合作区的前世今生——其筚路蓝缕、千回百转、浴火重生、凤凰涅槃,颇值得大笔书写,铭刻事功。
在这里,笔者巧遇了江西大学的校友、小师弟吴达林,小吴当年英美文学本科毕业之后,进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取了法学硕士学位,在深圳龙岗法院任法官7年,2012年经市里报招、甄选,6月份东移至此。此行一共25名公务员,他是二十五分之一。若干年之后,大都届满返深,留下两粒种子,他是二分之一。故而对合作区一路过来的回返往复、艰难顿挫,终于一跃而起,知之颇详。
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海滨待人识。
合作区至今羽翼渐丰、振翮欲飞,回顾一路过来的各种艰辛,吴达林也是颇多感喟。在管委会食堂吃过午饭,我们便在饭堂聊起来。
迄今合作区大略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初步探索期(2011年到2013年),第二个是转型实验期(2013年8月到2017年9月),第三个是全面主导期(2017年9月至今)。初步探索期之前,这里名为海丰(大朗)产业转移园。2019年度即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的东莞大朗镇,彼时受 “腾笼换鸟”政策主导——东莞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类、制鞋类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先后与其他城市共建了8个“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收效却很不理想。对此状况,2008年10月30日的《南方都市报》曾撰文提示:专家把脉,合建工业园,双方难来“电”,珠三角城市积极性不高,多由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独撑局面。报道进一步分析这种强扭的瓜不甜的原因:“(资金)实际投入到园区,简直是杯水车薪。而工业园所在地县级财政实力普遍较弱,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有心无力,规划的水、电、路、环保项目迟迟无法开工…
…”
2008年初,面对无法继续运作的产业转移园,汕尾市的领导希望深圳伸出援手,成为“接盘侠”。深圳市考虑到本市确有产业升级的需要,每年因各种原因尤其是土地供应不足流失的企业,不仅流失了人才和管理,也流失了GDP与税收。于是,海丰(大朗)产业转移园摇身一变,成为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园。合作方换了,基本格局及运作方式却没变,依然是汕尾市负责征地、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深圳负责引进产业。简言之,深圳基本不参与管理,虽未必作壁上观,却颇有束手束脚之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