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美国派》,仍捉住今天的脉搏(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美国派、圣诞派也有纷纭的指涉。歌曲的制作人艾德·弗里曼(Ed Freeman)在电影里给出一个广而化之的答案:“对我来说,美国派是未能实现的美国梦的挽歌。当时的我们见证了这个美梦的死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城市在燃烧,示威游行遍地开花,举国陷入不详的火光。麦克林想写一首关于美国的歌。他的目标很大,不仅要囊括当时的民权运动和音乐风潮变迁,摇滚明星之死,登月一代的失落,“还想写前人未写过的”。
的确是有很多前人。保罗·西蒙(Paul Simon)写过《American Tune》,想象出海的自由女神。迪恩·蒂穆奇(Dion DiMucci)的《Abraham, Martin and John》写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和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的遇刺。多年后迪恩说:“这些早死的家伙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一个梦。这些人竟有勇气认为,一个由爱缔造的国度真的可以存在。”
如鲠在喉的情感,多年的观察,前人走过的路和上一张专辑《Tapestry》(1970)的无人问津,让唐·麦克林在《美国派》里寄托了太多的东西。签他的小唱片公司MediaArts对他没什么信心。看到这首歌的长度——整整八分半钟,就更没信心了。当时有热门歌曲不能超过三分钟的铁律。《美国派》把它打得粉碎。它还可以更长,歌词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十六分钟都没问题。

谜一样的《美国派》,仍捉住今天的脉搏


唐·麦克林,1972年下面是影片的解谜时间:弄臣、国王和王后分别指谁?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弄臣”是指鲍勃·迪伦(Bob Dylan),理由之一是他在《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封面中的打扮,神似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在《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里的扮相。根据麦克林自己的说法,“弄臣”不是迪伦,“国王”不是“猫王”(Elvis Presley),“唱布鲁斯的女孩”也非詹尼斯·乔普林(Janis Joplin)。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