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班即上坟”的郑嘉励:用最极端的语言形容盗墓对文物的破坏都是合适的(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专访】“上班即上坟”的郑嘉励:用最极端的语言形容盗墓对文物的破坏都是合适的


郑嘉励在乡下调查
一、“用最极端的语言形容盗墓对文物的破坏,都是合适的”
界面文化:你在《考古四记》一书中多次提到了盗墓,你谈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盛世藏宝”之风,盗墓更加猖獗,造成“文物保护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什么90年代以来的盗墓这么猖獗?
郑嘉励:盗墓反映了人心追求财富的欲望,自古以来就有。
民国时期修建杭州到宁波的铁路,这条线路途径很多墓葬,吸引了很多古董贩子,老百姓也会去挖墓。建国以后,在50、60年代,盗墓慢慢消失,这不是因为人心变好了,而是因为建国以后取缔了古董市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80年代,古董市场回归。到90年代,电视里出现了很多鉴宝节目,它们最吸引观众的一点,就是把文物换算成了价钱。虽然是空口一说,也不一定能够变现,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很大。那时候一个人上班一年,也没有多少钱,但挖一个墓就能一夜暴富。盗墓是犯罪行为,但地方文物干部和公安人员都有限,和重大暴力犯罪相比,盗墓案件没有非破不可的压力,真正被立案侦破的盗墓案件很少。
风险低、潜在利润大,盗墓自然猖獗。对浙江来说,盗墓最厉害的是绍兴。十年下来,绍兴地区没有一个古墓是完整的。最猖狂的时候,还有人开着挖土机去挖墓。绍兴一个民间藏家收藏了一百多通墓志,以每发掘十座宋墓出一通墓志计算,这就意味着一千座宋墓遭到了盗毁。我们2008、2009年去绍兴,发现很多墓葬像是经过了大扫除,里面已经没有任何文物。我们挖到一个战国时期的墓葬,墓壁周围都是抓斗的痕迹,原因就是当地老板组织老百姓明目张胆地挖东西,可以说是完全失控了。
绍兴最有名的是古越国时期的墓,毫无疑问是国家级文物,但当地政府没有动力把它们推进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因为一个县里的文物干部是个位数,而散落在农村里的墓葬成千上万,如果墓葬成为了国保单位,一旦被盗官员就要接受问责。实际上,这些墓葬全都被盗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